协同育人|(32)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开展2024年寒假家访工作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家校关系,增进师生之间了解,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寒假期间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和家访工作”的要求,在寒假期间各班陆续开展家访工作。

 学校提前做好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与家长做好沟通,预约家访时间。老师们在家访中结合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向家长介绍了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同时对学校寒假的公益辅导、社会实践活动、假期安全等工作安排与家长进行说明,并在时间管理、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习惯养成、学业规划指导等方面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指导与建议。通过家访,老师们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家校双方真诚沟通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为未来家校共育奠定良好的信任基础。

 面对面的家访传递给家长的是亲切、重视和关爱,在这个寒冬传送了学校的温暖,也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将继续用真心换诚心,用热情换真情,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进入] 2024-02-08

协同育人 | (30)浑南区各中小学开展2024年寒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浑南区教育局不断探索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培育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引导全区家庭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扩大区域协同育人品牌的社会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伴随着寒假的来临,浑南区各中小学寒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蒙正讲堂”如期开展。                                   

 始于预

做到“未雨绸缪”,破“临阵磨枪”之冰

为深化家校共育效能,发挥家校共育合力,做好学生寒假教育工作,“未雨绸缪”,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浑南区第二小学、浑南区英达满族小学、浑南区第五初级中学等学校依托“蒙正讲堂”,以“学期末家长开放日”的形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向家长们提出专业的、实用的、有效的建议。



现于行

做到“刨根问底”,破“浅尝辄止”之题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间的密切联系,巩固家校共育成果,方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同心共育的目标,浑南区第二小学(北校区)、浑南区白塔小学、王滨希望学校召开“读懂孩子 为孩子成长赋能”主题讲座,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沟通时要关注孩子内心,对孩子不吝啬的鼓励、欣赏、理解,力求打造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良性沟通的“育人生态圈”。



终于果

做到“持之以恒”,破“虎头蛇尾”之局

教育孩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细水长流和持之以恒,那如何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呢?浑南区高坎小学、高坎中学、沈阳市浑南区第六十三中学等学校以“蒙正讲堂”为契机,借助寒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普通父母与智慧父母的区别,并从各个方面展开讨论,做“智慧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益处以及如何做好一名智慧家长。



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协作的桥梁,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浑南区教育局将利用好家校工作平台,营造更加积极、互相支持和理解的家校共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 2024-01-30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 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教体艺〔202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以美育浸润教师,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涌现一批美育特色鲜明的示范区示范校。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三、工作举措

  (一)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健全课程教学实施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

  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按照各学段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艺术相关课程,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夯实课程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艺术课程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做好艺术教材编审选用,配发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材,遴选推荐一批优质美育课后读物。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特长学生一体化选拔和培养,拓宽艺术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统筹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撑。

  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遴选征集跨学科、专业的美育教学、教研、教改优秀成果,推进成果转化。

  (二)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

  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广泛开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的专题培训和面向艺术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展艺术学科教师素质与能力监测,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抓好教师源头培养,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办好全国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建设国家、省、市、县各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构建名师和骨干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加强美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发挥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和高水平研究平台。鼓励改革和创新教师评价办法,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

  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省、市、县级每年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提高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覆盖面和参与度。推广普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做好校园精品剧目校际展示。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的社会实践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校园优秀展演节目和作品。规范管理、正确引导各类学生艺术实践活动,避免锦标意识和功利化倾向。

  (四)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

  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完善建设标准,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文化资源。鼓励学校建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大中小学生艺术团建设,建立国家重大演出与学校社团的活动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特别是橱窗、展示屏、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加强美育实践活动场地保障,支持学校根据实际建设小型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鼓励地方开展美育示范区和示范学校建设,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五)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

  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应用性评价,重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小学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鼓励拓展测评内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高校落实本科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至少2个学分的基本要求,注重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

  (六)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

  探索以县域为基点、市域为统筹、省域为指导,完善全面提高乡村美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内优秀美育教师流动授课、优质美育课堂资源共享,促进学校美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探索高校艺术社团和乡村学校双向交流机制。鼓励美育名师进乡村、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场馆,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美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多形式搭建乡村学生专场展演平台,鼓励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开展学生个性化艺术展示。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培训,持续实施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支持艺术院校参与城乡规划和乡村振兴,助力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七)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

  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上线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促进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运用云展览、数字文博、虚拟演出、全息技术等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改进评价过程。

  (八)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

  发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充足保障,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各类社会资源为学校美育教学、实践活动服务,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场馆。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鼓励开展家校共建和社会服务。将艺术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交流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外学生艺术夏令营、冬令营等,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校美育展演展示活动,促进美育成果互鉴和文化创新。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与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督导评估,将其作为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将采取适当形式督导各地实施推进情况和开展成效。各级各类学校要将美育浸润行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鼓励高校建立健全美育工作专门机构和部门,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管理。

  (二)强化条件保障。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统筹相关经费保障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鼓励高校单独设立美育专项经费,中小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多措并举保障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要保障基本的艺术场地设施和器材器具,鼓励学校引进校外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地各校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有效途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美育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各地教育部门要及时总结凝练本地区典型经验和实施成效,编制年度报告。教育部将组织编制并发布全国年度发展报告。

教 育 部

2023年12月20日


[进入] 2024-01-29

体育赛场 沈河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排球比赛

为落实五育并举,进一步推动沈河区中小学生排球运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近日,沈河区教育局在沈阳七中南部校区举办了沈河区中小学生排球比赛。


 本次比赛共26支队伍336名学生参赛。经过数日的激烈角逐,最终,沈阳市实验学校获得初中男子组冠军;沈阳市第七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冠军;沈河区朝阳一校获得小学男子、女子组双项冠军。


 沈河区教育局将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让孩子们学习和发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女排精神”,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强健体魄,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 2024-01-17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各地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引起社会关注。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禁随意扩大范围。学校课后服务应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结束时间应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作好衔接。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

二、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必须严格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征询学生需求,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学生和家长自愿报名、自主选课。

三、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要发挥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因地因校制宜,开设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阅读、科学、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适当增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和学习拓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个别在周末开展课后服务的“双减”试点地区,只允许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

四、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不得违背学生家长意愿强制收费或捆绑收费,不得通过家长委员会、第三方机构等收取课后服务费。不得将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纳入课后服务收费项目。地方和学校要按本地区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服务相关费用。学校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将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服务时间、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五、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学校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需要,需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参与非学科类课后服务的,要严格规范管理。各地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形成机构名单和服务项目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引进费用标准要通过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确定,并要明显低于培训机构在校外提供同质培训服务的收费标准。要建立校外引进人员资格审查机制,严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进入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各省(区、市)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对区域内课后服务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于2024年春季学期起正式实施。要加强课后服务经费保障,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要全面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包括课后服务收费在内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清单应重新报省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执行。要设立课后服务监督举报电话或信箱,及时核查办理群众反映的课后服务问题,坚决纠正违规行为。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将贯彻落实本通知情况于2024年1月31日前报送教育部。

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

2023年12月18日


[进入] 2024-01-10

沈阳二中男篮问鼎2023年全国“篮校杯”男子篮球赛冠军

 2023年12月31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花团锦簇、热闹非凡,呐喊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沈阳二中男子篮球队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篮校杯”男篮决赛中力克杭州体校队,勇夺全国总冠军,载誉归来。

 全国“篮校杯”篮球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主办。比赛每年一届,参赛队伍主要是全国体育运动学校、篮球学校、俱乐部青年队、中学生篮球队等,本次决赛全国共有16支队伍逐鹿湖北洪湖。

 面对强手,沈阳二中男子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赢下浙江体职院、河南体育中学、鞍山体育发展中心、吉林省实验等球队,在半决赛中击败老对手石家庄二中男子篮球队成功晋级决赛。越战越勇的沈阳二中最终以90:81战胜杭州体校队成功问鼎。

 多年以来,沈阳二中高度重视学生篮球人才培养,沈阳二中男子篮球队建队25年来,先后斩获全国高中生男子篮球比赛冠军4次、辽宁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多次,200余名优秀篮球队员毕业生相继考入国内知名高校。

 运动彰显风采,篮球点燃激情。近年来,沈阳市教育局积极推进体教融合,认真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以体启智,以体育德,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 2024-01-03

教师园地 | 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集锦

对于不同的课堂环节,教法也有所差异。为帮助老师们全面了解,高效运用,我们将不同课堂环节的主要教法进行了归纳。


内容涉及课堂导入、提问、启发、练习设计、语言表达、结尾、板书设计等方面,并附以具体课例进行案例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1导入的方法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首要的一环。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首要的一环。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新课“导入”的改计,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力求使导入自然、合理,符合学生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



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如下:


悬念导入法


教师精心设计一个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或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欲罢不能,顿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自然引出所讲内容。


抒情导入法


开讲前以饱满的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朗读、讲故事等简短形式,先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平稳转移到所讲内容上来。


诱思导入法


这种导入一般采取“设问”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探求答案,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类比导入法


有的新课与己学课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由此及彼,产生迁移,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励志导入法


讲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成才经历,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或采用名人轶事、格言、警句等形式导入新课。


目标导入法


其特点是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然后自然进入“达标”教程。


音像导入法


有些课文,用录像、影片、图片、录音等导入新课,可以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实例导入法


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与实践中的素材作引子,不仅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提问式导入法


所提问题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忌搞“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化提问。


2提问的方法


引趣法


这种提问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


诱发法


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等,阐发一个道理或结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发散法


即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引申法


设计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联系法


即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践经验,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分解法


即采用化整为零、分解难度的办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给学生“辅台阶”,便于学生回答。


破题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读课义的“钥匙”,以课文为突破口,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探究法


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探究性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3启发的方法


激疑启发


其要点是在“无疑处生疑”,从而使一堂课沿着“无疑一一有疑一一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思维路线前进。激疑启发适用于课题导入和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分解启发


每节新课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把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


已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半知的知识一一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索求结论;


未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


分解启发适于讲授密集知识内容时。


设问启发


根据教材的逻辑关系,可以把讲授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发人深省的“问题链条”,逐一提出,让学生回答,从而不断地诱发学生思考。当学生把这一“问题链条”弄清搞懂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可由教师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只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思维线索,指明思维方向。讲授逻辑性强且逐层加深的教材内容时,适于用设问启发。


反面启发


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教师可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跳陷阱”,以在学生“碰壁”和“跌跤”后暴露问题。


再用事实使他们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原来错了,错在哪里?该怎么纠正?纠正学生常犯的顽固性错误、澄清似是而非的问题,用此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类比启发


在立足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同类知识归纳整理,突出两类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启发学生认识规律、区别异同、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启发方法。


当抽象深奥的知识的性质与某一浅显事物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时,可用此法使问题直观化和简单化。


对比启发


有些知识易于混淆,采取对比的方法容易弄清它们的本质差异,从而启发学生分清异同点。


比喻启发


即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举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来讲述抽象难懂的知识。突破教学难点时,此法可以深入浅出地说明其道理。


演示启发


即通过实验演示,启发学生获取有关知识。演示启发适用于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妨碍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时使用。


操作启发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既启发学生掌握某些科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境启发


给学生创设学习某种知识的特定情境,使之身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进而引发思考。


图示启发


运用图示启发学生思维,无论是讲解概念、法则、定律,还是讲解应用题,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4语言表达的方法


教学语言的表达方法复杂多样,最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说明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某问题的含义、原因、理由、结果等解释清楚,或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出来,通常采用此法。它可分为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和图表说明等。


论证法


通常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断的正确性或不正确性时运用该法。


推导法


通常在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推求新结论时运用该法。


联系法


在使理论与实际、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未学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彼此接上关系,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时,采用该法。


比较法


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似的或不同的事物、概念等联系起来辨别其异同时,运用该法。


强调法


在课中,当某一重要的知识或问题要提醒学生特殊注意时,采用该法。


提问法


即使用疑问句式或设问语气,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


委婉法


在课堂上,有些话不直言,而是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去说。


借助法


为了说明某一问题,借助其他事物、实物、理论、概念、词语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综合法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两种或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综合使用,这种方法称之为综合法。


5结尾的方法


归纳式结尾


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本节所讲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回应式结尾


所谓回应,是指与教学的起始阶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发散式结尾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另起波澜,发散开去,引发学生广阔的思考,这种结尾方式一定要讲究自然熨帖,运用得好,可以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但不要搞成画蛇添足。


迁移性结尾


提供与讲授内容相仿的训练材料,让学生举一反三,在新的训练中巩固新知识,并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推测式结尾


有些课文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在讲读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性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延伸式结尾


根据讲授内容,将学习任务适当延伸,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能将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


悬念式结尾


有意设立悬念,使学生急于得知下面的内容,能起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功效。


铺垫式结尾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课后进行认真复习,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6练习题设计的方法


迁移型练习


在讲过例题之后,仿照例题的形式,稍作更换,另拟题目,让学生练习,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诱导型练习


进行新课前,估计学生会碰到的困难,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些诱导性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启示,减少理解新知的难度。


发散型练习


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求不同的解法,这种练习,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


对比型练习


对一些貌似质异问题,学生在解题时,稍有疏忽便会发生错误。为区别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教师可设计对比型练习。


题组型练习


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设计成题组,让学生集中练习,使学生从练习中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进而强化所学知识。


纠错型练习


建立纠错作业,要求学生抄出做错题,划出出错点,注明出错因,写出正确答案。


探究型练习


布置有探究价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课下查资料、搞社会调查、问老师、与同学合作攻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究性自学能力。


综合型练习


在单元或期中、期末复习阶段,注意设计些综合性的题目,尽可能多地覆盖已学知识点,使他们通过综合练习,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并通过综合训练,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7板书的设计方法


板书讲究内容美、结构美、书写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需要,板书设计要别具匠心:


线索式


这种板书是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发展流程而设计的,它能清晰地展示作者的思路。


阶梯式


这种板书状如拾级而上的阶梯。这能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以及层次间的递进或递升关系。


总分式


这类板书往往是教学内容的外显形式。呈“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结构的教学内容,适于用总分式板书。


图表式


把教学的内容要点,科学地填入设计的表格中,能起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提纲式


编写所讲内容的结构提纲,以提纲作为板书内容。


对比式


通过对比分出异同,有利于认识共性与个性。对比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对比、正反对比、交叉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等。


图示式


就是在板书中,辅之能代表一定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方案图形的板书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美观。


标题式


即把所讲内容各部分的标题(包括小标题),作为板书内容。


[进入] 2023-12-18

辽中区开展“生活溢满书香 好书伴我成长”全民阅读活动

为打造书香校园,以书培智,以书育人,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近日,辽中区各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活溢满书香 好书伴我成长”全民阅读活动。




辽中区茨榆坨第二小学坚持活动内容及场馆设置相结合,设立“孔子学堂”“岳麓书院”“三味书屋”“森林童话”等读书角;第二小学、养士堡学校等为学生创造丰富阅读空间,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氛围,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茨榆坨第二小学、茨榆坨第三小学、辽中区第五小学、大黑学校等多所学校组织学生续讲红色故事,续走英雄足迹,学生们的读书征文更是让爱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辽中区茨榆坨初中举办了“兴中华文化、展强国风采”演讲比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斗精神。 


辽中区立德学校以“名师伴我读好书”为主题,开展“读书演讲”“读书竞赛”“读书征文”“读书展示”等活动,掀起了一轮读书学习的热烈氛围,取得明显成效。




“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为性格。”通过全民阅读的开展,学生读书热情高涨。下一步,辽中区将继续开展好全民阅读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进入] 2023-12-04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

  现将《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辽宁省教育厅

  2023年6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发布)

  

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

(试行)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我省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和基础性,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二、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有理想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努力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领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懂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理,初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追求美好生活,能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二)有本领

  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自理自立,热爱劳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强身健体,健全人格,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适合自身的运动技能,树立生命安全与健康意识,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抗挫折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向善尚美,富于想象,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艺术鉴赏、表现能力。学会交往,善于沟通,具有基本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

  (三)有担当

  坚毅勇敢,自信自强,勤劳节俭,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诚实守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具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与法治意识。孝亲敬长,团结友爱,热心公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积极为社会作力所能及的贡献。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爱生命,树立公共卫生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具有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的意识。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素养导向

  贯彻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遵循教育规律、创新发展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九年一贯设置课程,完善课程类别与结构,优化科目的课时比例,注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之间的衔接,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

  (三)注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立足各地各校实际,科学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与条件,深化课程育人,变革育人方式,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省市县校职责,细化要求,统筹推进课程实施,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为主体,以教研机构为支撑的课程实施格局。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类别

  1.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2.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国家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

  3.地方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设置和审议审查,确定开发主体。

  4.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要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校本课程原则上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设置要求

  1.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

  2.历史、地理在初中阶段开设。实行“五四”学制的地区,可从六年级开设地理。

  3.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小学阶段具备开设日语、俄语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本课程课时开设,初中阶段开设外语,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4.科学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阶段可选择分科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学)。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要求,按标准配置学科教学装备,确保消耗性实验材料的补充与供给,满足实验教学基本需求,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5.信息科技在三至八年级独立开设,突出用信息科技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知、情、意、行融合发展的成长环境。

  6.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足开齐开好体育与健康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中小学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

  7.艺术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八至九年级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8.劳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应体现开放性、实践性,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与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一至九年级开展班团队活动,内容由学校统筹安排。

  9.地方课程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一个年级最多开设一门。校本课程由学校按规定设置,在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适当利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鼓励将小学一至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团队活动、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

  10.专题教育以渗透为主,融合到相关科目中,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少数民族语文开设按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执行。

  (三)教学时间

  1.每学年共39周。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2.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4课时,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522。原则上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初中每课时按45分钟计算,学校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需要,自主确定每节课的具体时长。

  3.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班团队活动原则上每周不少于1课时;地方课程不超过九年总课时的3%(使用地方课程课时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外语的,不超过4%);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时可统筹使用,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4.各地各学校要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创造条件开展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科学探究、班团队活动、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发展学生特长。

  5.其他教学安排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要求执行。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观、正确政绩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工作,加强整体规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三类课程的实施,科学制定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负责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明确校本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条件保障,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在明确本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为学校课程改革留有空间,要强化校本课程的审议审查,严把政治关、科学观。学校依据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对学校开展教育督导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实施机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课程实施安排、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指导督促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相关要求。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实施过程的检查指导,督促学校落实相关要求,及时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是课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注重统一规范与因校制宜相结合,严格落实“双减”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将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活动,制订相关考核、奖惩等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三)突出重点任务

  各地各校要落实育人为本理念,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引领,用好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坚持素养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学科实践,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知识结构化;落实因材施教,开展差异化教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

  (四)改进教育评价

  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协商式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推动考试评价与新技术的融合;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增强日常考试评价的育人意识,确保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增强针对性,丰富类型,合理安排难度,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优化试题结构,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提高试题的信度与效度。

  (五)提升专业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项目驱动,推介典型经验,发挥专业支撑作用。依托省市县校“四位一体”的教研体系,提高教研活动的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和学生之中,丰富教研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增强教研供给的全面性、科学性、均衡性,实现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全覆盖,强化薄弱环节,确保各类各项教研活动发挥应有的服务、引领作用。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机构的专业力量,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国际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为课程改革提供指导。

  (六)注重队伍建设

  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调配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对劳动、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科技、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教师的供给、职称评审等给予机制保障,注重加强乡村学校教师的配备,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工作体系,加大校长特别是乡村学校校长培训力度,促进教研员队伍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全面育人研究,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关键环节培训,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七)强化督导监测

  开展课程实施监测,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主要包括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标准落实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课程改革推进情况,重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教育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情况。开展课程实施督导,对各地实施义务教育课程保障情况、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落实情况和教材使用情况等进行督查,强化反馈指导和督导结果运用,将学校课程实施情况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发挥教育督导“利剑”作用,督促政府充分履行教育职责。

 

   附件:1.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docx

          2.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各科目安排样表(供参考使用).docx

[进入] 2023-11-27

教师园地 |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我的中学教育观

我没有受过教师的训练,也没有在中学教过书,但我想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数学教育的看法。


启蒙教育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



一位中学生首先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所以我结合个人的成长经验先谈谈家庭教育。


先父母对我管教甚严。先父丘镇英当学院的教授时,学生常到家中论学,使我感受良多。我10岁时,父亲要求我和我的大哥练习柳公权的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这些文章到现在我还可以背下来,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在文章中都体现出来。


我们爱看武侠小说,父亲觉得这些小说素质不高,便买了很多章回小说,还要求孩子们背诵里面的诗词,比如《红楼梦》里的诗词。后来,父亲还让我读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以及西方的书籍如歌德的《浮士德》等。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至今非常感激父母从来没有鼓励我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而读书,总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崇高的志愿。我父亲一直关心着国家大事,常常教育子女,做人立志必须以国家为前提。我也很喜欢读司马迁的诗词。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正可以来描述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志向。


一个学者的成长就像鱼在水中游泳,鸟在空中飞翔,树在林中长大一样,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伟大发明的。


一个成功的学者需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成果,并且与当代的学者切磋产生共鸣。这是人类了解大自然、了解人生、了解人际关系累积下来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成就的,所以一个人小的时候博览群书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学习的数学不能引起我的兴趣,除了简单的四则运算外,就是鸡兔同笼等问题,因此大部分时间花在看书和到山间田野去玩耍,也背诵先父教导的古文和诗词,反而有益身心。


在中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线性方程,使我觉得兴奋。因为从前用公式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现在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解答,不用记公式而是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让我觉得很兴奋,成绩也比小学的时候好。


良好的家教,无论如何都是非常重要的。童年的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重要的,启蒙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往往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虽然一位家长可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是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仍然能够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乐趣。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生事业的关键。


无论如何,学生回家以后,一定要有温习的空间和时间。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家长的安慰和鼓励。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另外,家长和老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才会知道孩子遇到的问题。现在有些家长都在做事,没有时间教导小孩,听任小孩放纵,反而要求学校负责孩子的一切,这是不负责任的。很多家长对小孩期望太高,往往要求他们读一些超乎他们能力的课程。略有成就,就说他们的孩子是天才,却不知是害了孩子。每个人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


平面几何提供了

中学期间的逻辑训练



平面几何的学习是我个人数学生涯的开始。在中学二年级学习平面几何,第一次接触到简洁优雅的几何定理,使我赞叹几何的美丽。


平面几何所提供的不单是漂亮而重要的几何定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在中学期间的逻辑训练,是每一个年轻人所必需的知识。


几何学影响近代科学的发展,包括工程学、物理学等,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对称。希腊人喜爱柏拉图多面体,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极好的对称性。他们甚至把它们与宇宙的五个元素联系起来:

● 火——正四面体

● 土——正六面体

● 气——正八面体

● 水——正二十面体

● 正十二面体代表第五元素,乃是宇宙的基本要素。


这种解释大自然的方法虽然并不成功,但是对称的观念却自始至终地左右了科学的发展,并终于演化成群的观念。到20世纪时,它提供了高能物理的计算以及基本观点的形成,这个概念今天已经贯穿到现代数学与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应用等许多领域。


我个人认为,有条件的学生也应该在中学时期就学习并掌握微积分及群的基本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对中学数学和物理等的学习和理解中去。至于三角代数方程、概率论和简单的微积分都是重要的学科,这对于以后想学理工科或经济金融的学生都极为重要。



音乐、美术、体育

对学问和人格训练都至关重要



我还想谈谈体育、音乐、美术以及这些课程与数学的关系。柏拉图于《理想国》中以体育和音乐为教育之基,体能的训练让我们能够集中精神,音乐和美术则能陶冶性情。古代希腊人和儒家教育都注重这两方面的训练,它们对学问和人格训练至为重要。


从表面上看,音乐的美是用耳朵来感受的,美术的美是用眼睛来感觉的,但是对美的感觉都是一种身心感受,数学本身就是追求美的过程。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几何也是描述我们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形象。而数学家也极为注重美的追求,也注意到美的表现。


现在来谈谈体育。无论希腊哲学也好,儒家哲学也好,都注重体魄的训练。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学问的人也要有这样的气概。纵观古今,大部分数学家主要贡献都在年轻时代,这点与青年人有良好的体魄有关。有了良好的体魄,在解决问题时,才能集中精神。重要的问题往往要经过多年持久地集中精力才能够解决。


学习的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

有时也容许突进



做学问往往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懂,必须基于前人做过的学问来向前发展,通过反复思考前人的学问才能理解整个学问的宏观看法。跳着向前发展,再反思前人的成果。


当年我们都背乘数表,而事实上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懂得如何去推导乘数表,物理学家或工程学家大量利用数学家推导的数学公式而不产生疑问,然而科学还是不停地进步。可见学习的过程不见得都是渐进,有时也容许突进。


一些小学或是中学的老师希望学生用规定的方法学习,得到老师规定的答案才给满分,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数学题的解法是有很多的,比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至少有几十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定理的内容。数学家高斯用不同的方法构造正十七边形,不同的方法来自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导致不同方向的发展。所以数学题的每种解法有其深厚的意义,你会领会不同的思想,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实际上,很多工程师甚至物理学家有时并不严格地理解他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知道如何去用这个方法。对于那些关心如何严格推导数学方法的数学家来说,很多时候也是知道结果然后去推导,所以我们要明白学习的方法有时候需要倒过来考虑问题,先知道做什么,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要灵活处理这些关系。


中小学要特别注重

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品行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群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习与同学相处,并尊重有能力有学问的老师和同学。学生必须懂得如何尊重同学的长处,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学生要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周围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并在这种环境中去训练自己。


对中学生来说,永保一颗纯真的童心,保持人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衷心地希望可爱的孩子们快快乐乐、健康地成长。


[进入]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