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篇”到“单元”,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成为教学变革的主流。这一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下,对知识和经验的自我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遵循学习的规律,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新旧知识有意义的同化。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其三种不同的同化模式。

“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依赖于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统编教材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结构化地编排单元内容,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因素作为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地落实到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各个板块又承载着各自的训练任务,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教师要对统编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然而,目前的“大单元教学”虽轰轰烈烈但并不理想,教师为设计“大情境”“大任务”绞尽脑汁,学生疲于在“大情境”下完成“大任务”,单篇教学的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够清晰,学习经验也不明朗。于是,单篇教学的重要性又被重新呼吁。然而,单篇的碎片化教学弊端依然存在,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也很难有效落实全部学科核心素养。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语文学科要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就要厘清单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关系。统编教材的“单元”,既是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更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位。教师要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单元特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编排为抓手,指导学生以单元为学习单位。同时,重视单篇教学在整个单元学习中的地位,从而达到“夯实单篇,建构单元”的目的,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和学习经验的建构。由强调夯实单篇教学到建构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着知识同化过程中的学习规律,这正是统编教材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有机联系,也与学习者学习经验的结构化相契合。通过分析“单篇”与“单元”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统编教材主要有如下三种编排方式。第一种,单篇是一个完整的例子,可以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第二种,每个单篇分别是一种类型的例子,与其他各篇并列学习,建构单元知识;第三种,每个单篇分别是一个角度的例子,在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中总结提升。由此,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应着由“单篇”到“单元”的三类典型学习。


祁明艳,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名师发展联盟成员,苏州市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李吉林语文教学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江苏省优课评比特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等,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


[进入] 2024-04-02

和平区教育局举行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机器人项目选拔赛

 3月21日,和平区教育局在南京一校长白岛一分校举行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机器人项目选拔赛。活动设“分秒必争--扬帆起航”和“星际穿越”两个赛项,分小学、初中两个组别,来自23所学校的84支队伍、共计112名学生参赛。参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训练下精心准备,根据赛项任务单设计、制作智能机器人作品,有条不紊调试机器人运行程序,团队成员合作解决现场问题,自信展示创意成果,力争最短时间、最高质量完成预期任务目标。

 本次活动是和平区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辽宁省第二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平区将人工智能实验室作为智慧教育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知识和运用列为全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必修内容,此次举办智能机器人项目选拔赛,参赛队伍和人数属历年最多,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掌握各类智能机器人的基础原理及它们的设计制造知识,提升中小学生的数字素养。同时,全区11个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均参赛,选派队伍占参赛队伍总数一半以上,充分展示出区域智慧教育建设的成效和示范带动作用。

[进入] 2024-03-26

浑南区开展校园用电安全隐患专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浑南区教育局紧紧围绕“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这一中心任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市教育局要求,于春季开学前会同区工信局等部门通过逐校排查的方式开展校园用电安全隐患专项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为确保工作落实有效,浑南区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结合实际情况逐校制定排查整改方案,细化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排查整改闭环管理,每周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全面、扎实精细铺开专项行动。同时,按照时间节点组织人员深入现场,开展“回头看”,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在学校层面,对照问题清单,认真梳理隐患的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开展排查整改。


经过近一个月的排查,全区共排查校园用电方面问题隐患325个,已整改135个。暂时无法整改的,已全部列入整改计划,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管控措施。


下一步,浑南区教育局将全面压实责任,加强调度,督促落实各项问题整改任务,协调解决各学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学校将依职责推进隐患整改有关事项落实落地。相关部门将实行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定期联合到各学校实地踏勘,协调解决隐患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问题台账及工作计划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确保尽快推动校园用电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进入] 2024-03-19

沈阳市尚品东越学校获评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近日,经省、市教育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沈阳市尚品东越学校获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系我市唯一入选学校。



尚品东越学校系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大东区全域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背景下,该校通过升级基础环境、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以及实施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提质增效、学生全面发展“三项工程”,在以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数字化赋能“双减”等方面形成先进经验,获评省、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尚品东越学校在落实区域智慧教育建设的统一规划部署中,创建了自己的“1-2-3-N”模式。




【“1-2-3-N”模式】

1个系统——学校管理洞察系统

2个保障——硬件建设保障和制度建设保障

3项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个性化课后服务课程

N个平台——AI名校网格协同教研平台、AI英语教考平台、个性化AI智慧学平台、AI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平台等


学校通过创设全学段人工智能融合课程,搭建智慧学习空间,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为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大名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学校将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多应用场景、形成优质人工智能教学课例、丰富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培养人工智能教师队伍、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等,积极发挥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进入] 2024-03-05

关于印发《辽宁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省内各高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现将《辽宁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辽宁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doc


  辽宁省教育厅

  2024年2月8日


[进入] 2024-02-22

缤纷德育|(145)沈河区教育局开展“我是小小推荐官,诚邀伙伴游沈阳”活动

为厚植广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向全社会展示沈阳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按照《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我是小小推荐官 诚邀伙伴游沈阳”视频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沈河区教育局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我是小小推荐官,诚邀伙伴游沈阳”活动。


 活动期间,全区近20所学校、百余名学生通过短视频,以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语言呈现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充分展示家乡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以及东北振兴、人民友善、物产丰富的独特魅力。


沈阳市第143中学、沈阳市第七中学、朝阳一校、实验学校旭东小学、七中附小等学校围绕“爱家乡,讲好方城故事”为主题介绍本地区红色文化、绿色发展、历史文化、风俗美食、旅游景点、现代城市等内容。


 方凌小学开展“我是沈河‘小冻梨’,我为方城来代言”系列活动。这个寒假,方凌小学学生化身“小冻梨”为家乡沈阳助力,为沈阳方城代言。“小冻梨”们化身小小推荐官,把家乡的美食美景、热情好客、积极能量传递给各方游客。



 回族中学、二经二校、朝阳一校东安小学、大南二校、中山路小学、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学生们以小小推荐官的身份,为家乡代言,为新时代的沈阳发声,用真诚的语言、特色的东北话,诚挚邀请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们假期来沈阳做客、游学。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对家乡沈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到责任与担当,更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深切情感。下一步,沈河区教育局将继续多措并举开展好系列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沈阳、做好家乡沈阳的宣传者,努力为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进入] 2024-02-20

协同育人|(32)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开展2024年寒假家访工作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家校关系,增进师生之间了解,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寒假期间做好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和家访工作”的要求,在寒假期间各班陆续开展家访工作。

 学校提前做好规划,制定个性化的家访方案,与家长做好沟通,预约家访时间。老师们在家访中结合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向家长介绍了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同时对学校寒假的公益辅导、社会实践活动、假期安全等工作安排与家长进行说明,并在时间管理、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习惯养成、学业规划指导等方面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指导与建议。通过家访,老师们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家校双方真诚沟通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为未来家校共育奠定良好的信任基础。

 面对面的家访传递给家长的是亲切、重视和关爱,在这个寒冬传送了学校的温暖,也赢得了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和支持。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将继续用真心换诚心,用热情换真情,家校携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进入] 2024-02-08

协同育人 | (30)浑南区各中小学开展2024年寒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浑南区教育局不断探索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持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培育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引导全区家庭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不断扩大区域协同育人品牌的社会知名度、认同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伴随着寒假的来临,浑南区各中小学寒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蒙正讲堂”如期开展。                                   

 始于预

做到“未雨绸缪”,破“临阵磨枪”之冰

为深化家校共育效能,发挥家校共育合力,做好学生寒假教育工作,“未雨绸缪”,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浑南区第二小学、浑南区英达满族小学、浑南区第五初级中学等学校依托“蒙正讲堂”,以“学期末家长开放日”的形式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从行为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向家长们提出专业的、实用的、有效的建议。



现于行

做到“刨根问底”,破“浅尝辄止”之题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间的密切联系,巩固家校共育成果,方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同心共育的目标,浑南区第二小学(北校区)、浑南区白塔小学、王滨希望学校召开“读懂孩子 为孩子成长赋能”主题讲座,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沟通时要关注孩子内心,对孩子不吝啬的鼓励、欣赏、理解,力求打造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良性沟通的“育人生态圈”。



终于果

做到“持之以恒”,破“虎头蛇尾”之局

教育孩子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细水长流和持之以恒,那如何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呢?浑南区高坎小学、高坎中学、沈阳市浑南区第六十三中学等学校以“蒙正讲堂”为契机,借助寒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普通父母与智慧父母的区别,并从各个方面展开讨论,做“智慧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益处以及如何做好一名智慧家长。



家校共育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协作的桥梁,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浑南区教育局将利用好家校工作平台,营造更加积极、互相支持和理解的家校共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入] 2024-01-30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 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教体艺〔202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以美育浸润教师,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涌现一批美育特色鲜明的示范区示范校。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三、工作举措

  (一)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健全课程教学实施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

  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按照各学段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艺术相关课程,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夯实课程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打造艺术课程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展现学生自信和风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做好艺术教材编审选用,配发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材,遴选推荐一批优质美育课后读物。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特长学生一体化选拔和培养,拓宽艺术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统筹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撑。

  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遴选征集跨学科、专业的美育教学、教研、教改优秀成果,推进成果转化。

  (二)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

  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广泛开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的专题培训和面向艺术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开展艺术学科教师素质与能力监测,提升教学与专业能力。抓好教师源头培养,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办好全国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建设国家、省、市、县各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构建名师和骨干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加强美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发挥全国高校和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和高水平研究平台。鼓励改革和创新教师评价办法,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

  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展演展示活动。省、市、县级每年举办学生艺术展演,提高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覆盖面和参与度。推广普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做好校园精品剧目校际展示。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的社会实践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宣传校园优秀展演节目和作品。规范管理、正确引导各类学生艺术实践活动,避免锦标意识和功利化倾向。

  (四)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

  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完善建设标准,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文化资源。鼓励学校建设丰富多样的艺术社团,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大中小学生艺术团建设,建立国家重大演出与学校社团的活动交流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特别是橱窗、展示屏、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加强美育实践活动场地保障,支持学校根据实际建设小型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剧场等。鼓励地方开展美育示范区和示范学校建设,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五)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

  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探索多元化教育评价方式,开展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体验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应用性评价,重在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小学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鼓励拓展测评内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高校落实本科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至少2个学分的基本要求,注重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强化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评价。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育评价制度。

  (六)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

  探索以县域为基点、市域为统筹、省域为指导,完善全面提高乡村美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县域内优秀美育教师流动授课、优质美育课堂资源共享,促进学校美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探索高校艺术社团和乡村学校双向交流机制。鼓励美育名师进乡村、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场馆,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美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多形式搭建乡村学生专场展演平台,鼓励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开展学生个性化艺术展示。加强乡村学校美育教师培养培训,持续实施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项目。支持艺术院校参与城乡规划和乡村振兴,助力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

  (七)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

  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上线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促进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运用云展览、数字文博、虚拟演出、全息技术等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改进评价过程。

  (八)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

  发掘在地文化,利用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充足保障,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学校与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交流合作与双向互动,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各类社会资源为学校美育教学、实践活动服务,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艺术场馆。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鼓励开展家校共建和社会服务。将艺术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交流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外学生艺术夏令营、冬令营等,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和国际影响力的学校美育展演展示活动,促进美育成果互鉴和文化创新。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细化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健全与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督导评估,将其作为学校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将采取适当形式督导各地实施推进情况和开展成效。各级各类学校要将美育浸润行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鼓励高校建立健全美育工作专门机构和部门,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和管理。

  (二)强化条件保障。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统筹相关经费保障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鼓励高校单独设立美育专项经费,中小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多措并举保障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要保障基本的艺术场地设施和器材器具,鼓励学校引进校外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地各校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有效途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美育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各地教育部门要及时总结凝练本地区典型经验和实施成效,编制年度报告。教育部将组织编制并发布全国年度发展报告。

教 育 部

2023年12月20日


[进入] 2024-01-29

体育赛场 沈河区教育局举办中小学生排球比赛

为落实五育并举,进一步推动沈河区中小学生排球运动高质量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近日,沈河区教育局在沈阳七中南部校区举办了沈河区中小学生排球比赛。


 本次比赛共26支队伍336名学生参赛。经过数日的激烈角逐,最终,沈阳市实验学校获得初中男子组冠军;沈阳市第七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冠军;沈河区朝阳一校获得小学男子、女子组双项冠军。


 沈河区教育局将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让孩子们学习和发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女排精神”,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强健体魄,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