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单篇”到“单元”,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4-02    】【打印本页】 【关闭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成为教学变革的主流。这一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强调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下,对知识和经验的自我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遵循学习的规律,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发生作用,从而达到新旧知识有意义的同化。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其三种不同的同化模式。

“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依赖于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统编教材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结构化地编排单元内容,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因素作为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地落实到各个单元;每个单元中的各个板块又承载着各自的训练任务,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教师要对统编教材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然而,目前的“大单元教学”虽轰轰烈烈但并不理想,教师为设计“大情境”“大任务”绞尽脑汁,学生疲于在“大情境”下完成“大任务”,单篇教学的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够清晰,学习经验也不明朗。于是,单篇教学的重要性又被重新呼吁。然而,单篇的碎片化教学弊端依然存在,难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也很难有效落实全部学科核心素养。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语文学科要使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就要厘清单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的关系。统编教材的“单元”,既是结构化的学习内容,更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单位。教师要充分认识统编教材的单元特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编排为抓手,指导学生以单元为学习单位。同时,重视单篇教学在整个单元学习中的地位,从而达到“夯实单篇,建构单元”的目的,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和学习经验的建构。由强调夯实单篇教学到建构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着知识同化过程中的学习规律,这正是统编教材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的有机联系,也与学习者学习经验的结构化相契合。通过分析“单篇”与“单元”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统编教材主要有如下三种编排方式。第一种,单篇是一个完整的例子,可以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第二种,每个单篇分别是一种类型的例子,与其他各篇并列学习,建构单元知识;第三种,每个单篇分别是一个角度的例子,在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中总结提升。由此,从学习者的角度,对应着由“单篇”到“单元”的三类典型学习。


祁明艳,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名师发展联盟成员,苏州市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李吉林语文教学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江苏省优课评比特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等,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