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3月2日,市教育局召开了2022年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寒假期间专项治理工作,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各区县(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


    会议指出,寒假期间,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周密部署,与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对违规办学行为持续严惩重罚,巩固了前期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成果。


    会议强调,各区县(市)教育局要不断强化政治担当,认清工作形势,坚定必胜信心,继续扎实开展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发挥“双减”专班协调机制的作用,统筹好属地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工作机制。各区县(市)教育局要加快设置校外培训专门监管科室,建立专业的校外培训综合执法队伍,切实解决巡查检查、违规处罚不到位等问题;要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治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持续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大对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的打击力度,加大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查处力度,保持对违规培训行为的高压态势;要继续深入开展违规广告和牌匾治理,做到动态清零。

[进入] 2022-03-04

双减进行时 |违规校外培训曝光台

 


违规行为


1

2022年2月18日,和平区教育局对位于和平区长白北路187号的和平区世博文化辅导培训中心长白格林分中心进行检查,经查该机构存在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检查人员现场查实有6名学员正在“一对一”教学。

2

2022年2月18日,和平区教育局对位于和平区长白西路27号3门、4门的和平区百时教育培训中心格林教学点进行检查,经查该机构存在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检查人员现场查实有10余名高中生正在“一对一”教学。




处理结果


1

责令“世博教育长白格林分中心”立即停止违规办学行为,有序疏散学生,停业整顿一个月,全区通报批评。

2

责令“百时教育格林教学点” 立即停止违规办学行为,有序疏散学生,停业整顿一个月,全区通报批评。

[进入] 2022-02-22

双减进行时 |沈阳市开展培训机构广告、牌匾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专项排查治理

 

沈阳市在春节期间开展培训机构广告、牌匾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排查治理培训机构广告和牌匾。全市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及时清除各类违法违规广告,对个别培训机构门脸牌匾、社区、商场等“一对一”“考试提分”等违规广告进行排查,整改、拆除不合规牌匾79块。


二是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进行排查治理。市、区两级“双减”工作专班加强领导,统筹教育、文旅广电、体育、科技、发改、市场监管力量,制订工作方案,聚焦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公示、签订规范培训合同、收费跨度、预收费监管等方面,治理价格欺诈、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恶意涨价等行为,累计排查1820家,暂未发现恶意涨价行为。

[进入] 2022-02-09

违规校外培训曝光台

近日,市、区两级“双减”工作专班持续开展寒假违规培训专项治理,全市将对违规办学行为“查处一家,曝光一家”。





违规行为


1

沈阳市博优校外托管有限公司(皇姑区宁山中路106号4门),未经许可擅自以托管班的名义开展学科类培训。

2

沈阳市天童快乐美语培训中心(皇姑区崇山中路77号),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人员聘用不规范,学员培训合同缺失,机构内摆放违规宣传广告。

3

沈阳市辽中区无名“黑班”(辽中区北二路甲号10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

4

沈阳市辽中区十月馨妇婴店(辽中区东环街37-1),违规开展早教培训。






处理结果


1

皇姑区教育局责令“博优教育”立即停止违规办学行为,皇姑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查处

2

皇姑区教育局责令“天童快乐美语培训中心”停业整改,皇姑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查处。

3

辽中区教育局责令“无名机构”停止违规办学行为,立即关停。

4

辽中区教育局责令“十月馨妇婴店”停业整改,辽中区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查处。



[进入] 2022-01-26

“双减”在行动|沈阳:寒假期间抓“双减”不放松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刘玉)2022年寒假是检验“双减”成效的重要时段,沈阳市教育局日前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22年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及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

治理重点包括:严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普通高中阶段参照执行。严防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严厉查处七种违规行为。重点查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学科类培训,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托管班”“自习室”“阅览室”等名义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严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阳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县(市)成立专项治理工作专班,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协同配合形成治理工作合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查处举报线索,对寒假期间违规办学的行为进行严惩重罚,对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进行严肃处理。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双减”政策宣传教育,沈阳市还通过家长会等讲清讲透违规培训的各种害处和隐患,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做到不参与或变相参与违规校外培训活动。


[进入] 2022-01-13

市教育局召开“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打造幸福教育品牌专项行动动员大会

1月5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打造幸福教育品牌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教科工委副书记孙常福讲话。


会议学习传达了全市“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打造幸福教育品牌专项行动。全市教育系统将聚焦“思想再解放、行动再提速、发展再提质”,围绕思想解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创建舒适办学条件、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推进“双减”改革、破解教育热点问题等八方面重点推进,实现新突破,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和平区、浑南区、康平县教育局和市汽车工程学校作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全市教育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这次专项行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创新举措、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迅速干起来、跑起来、冲起来,全身心投入到专项行动中,奋力开创学校创品牌有规划、校长干实事有抓手、教师务正业有心情、安全不出事有措施的新发展局面。


会议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围绕打造幸福教育品牌,精准选好突破点,全力以赴求突破、当先锋。要跟着党的指挥走,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抓好各级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党组织人员,深入整改巡察反馈问题,扎实推进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跟着教育的根本任务走,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解决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问题,有效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小龋齿和学生心理抑郁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跟着教育长期攻坚任务走,围绕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有序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跟着国家改革任务走,高质量推进“双减”试点任务,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让负担真正减下来。要跟着市委重点部署走,把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政策的任务做出成效,完成13个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促进联盟、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改革;践行“两邻”理念,推进幸福教育社区建设。要跟着解决百姓困难走,切实做好扶困助学和困难教师帮扶工作。要跟着群众信访案件走,积极主动化解群众呼声。


会议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健全工作机制,绷紧责任链条,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全市专项行动中走在前、当先锋。要抓学习,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主动寻找借鉴成功经验,做到思想真解放、深解放、大解放。要建机制,让敢干者有舞台、让实干者有平台、让快干者有擂台、让会干者有奖台。要强督考,成立综合督查组,定期督查工作情况,建立月考核、月例会制度,形成比争抢的工作氛围,树立起“赛马”意识。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市教育局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负责同志,市属高校分管领导,直属单位(学校)党政负责同志在市教育局主会场参会。各区、县(市)教育局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负责同志,属地中小学和幼儿园负责同志在区县教育局分会场参会。


[进入] 2022-01-06

双减进行时 |(50)浑南区案例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

双减进行时 |(50)浑南区案例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





“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18个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12月1日,浑南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勇介绍:“浑南区按照每年生均1000元标准设立浑南区“智慧+”课程资金专项,并列入区政府财政预算,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让浑南区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








增加优质课程供给

减掉学生负担

 “双减”绝不只是减书包重量、减家庭作业。浑南区紧紧抓住“提供优质教育”这一主线,以“智慧+”课程体系为抓手,创造性推动“双减”工作实施。该体系是在充分整合和优化区内科技、体育、艺术等各种教育资源基础上构建而成。


 “智慧+”课程包括全域普及性课程、区域特色化课程及学校个性化课程三级课程,通过“校企联合”“体教结合”促进学校教育的“五育融合”,提升教育品质,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赋能。


据悉,全域普及性课程涵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如“八德”“三史”“创客”“魔法系列”,以及体测项目、赛艇、合唱、硬笔书法、家务劳动、厨艺等课程;区域特色化课程是经行政及学术部门严选的精品课程,如科技创新、航模、马术、橄榄球、摄影、芭蕾、戏剧、插画等课程;学校个性化课程是以学校原有的校本课程、社团课程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本校师资为主要课程实施者,适当引进企业专业教师作为补充联合开展系统实施。





增加政府财力保障

减掉家庭负担

浑南区坚持以财政预算方式固化“智慧+”课程经费来源,形成了常态化资金保障机制。陈勇表示,浑南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生均每年1000元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学生家长不用为此额外增加支出。


 在授课人员选择上,浑南区广泛联系科学家、大学教授、国家级运动员、人民艺术家等高端人才,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为区域内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实现优质课后服务全覆盖。


 截至目前,浑南区已签约16家课程服务单位,其中8家单位已提供了15项课程服务。全区27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开设了全域课程,包括课程服务费和设施设备在内,已投入课程建设资金1525万元。





增加公平普惠“含金量”

减掉教师负担

浑南区“智慧+”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不仅全方位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更分担了学校教师的负担,让广大教师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在与专业教练员互动的过程中,学校都是有针对性地选派合作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浑南九小校长侯明飞说。


 浑南区“智慧+”课程重点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同时延伸到幼儿园、高中,实现了15年全覆盖。


 “智慧+”课程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前提,每天为学生提供不少于1小时个性化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可提供延时服务。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100%参与“智慧+”课程服务,确保有意愿的学生100%享受“智慧+”课程服务。


 随着“智慧+”课程的不断深入,诗词大会、机器人、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课程与赛事已在浑南全区范围展开,智慧、创新教育集团赛艇对抗赛在“最美静水赛道”浑河上如约举办,独轮车、国际象棋、汉诺塔、攀岩、柔道、英文歌曲等课程已成为浑南九小等学校的校本课程。



[进入] 2021-12-15

双减进行时 |(49)校外减负的“于洪模式”

 

自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于洪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出招“三大动作”,9项具体措施,高效打开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局面,实现有效监管。截至2021年11月25日,通过“百日攻坚战”,于洪区110家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清零,实现100%压减。“双减”工作形成的“于洪模式”,推动于洪区幸福教育高质量发展。





动作一

凝聚合力,协调联动机制“齐发力”


一是形成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内教育、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督、民政、人社、消防、街道等19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于洪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建立“每日一碰头”“一周一例会”“半月一通报”机制。


二是成立“双减”工作专班。成立了于洪区“双减”工作专班,区长任专班“一把手”。专班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各成员单位集中办公,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统一调度,形成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落实的高效工作模式。


三是组建专项治理小组。组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区教育局局长任工作组组长,下设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办。同时充实了原有成人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成校”)力量,10个街道10家成校配备工作人员53名,为治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成校在属地街道办公,压实责任到人,包片推进治理工作,形成了“社区+成校”无缝对接、协调联动的高效工作模式。利用社区网格工作模式做好基础性工作,实现“三清”,即底数清、地点清、性质清。




动作二

分类施策,稳步推进打好“组合拳”


一是组织联合执法,重拳出击取缔一批。专班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了培训机构排查治理、违规广告清理整顿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550余人次,重点检查校外培训、托管班、教育咨询、自习室、幼小衔接等机构920家,依法依规取缔“无证无照”“有照无证”以及“擦边球”“穿马甲”等隐形变异违规办学机构及场所368家。


二是深化行业自律,自行退出消减一批。由区教育局校外培训监管办牵头,定期对违规经营、无证从教、超纲超标、超周期收费等行为开展自查、互查和督查,并通过宣讲政策不断深化行业自律,通过约谈推动工作落实,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自行消减28家。


三是优化审批服务,引导扶持转型一批。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开设营转非“一窗办理”专窗,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常驻窗口,所有手续“一窗受理、集成联办”,办理时间从原先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最长1天。全区81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完毕。




动作三

持续发力,打通有序管理“堵塞点”


一是分类登记,有效管理。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重新分类登记,划清主管部门、分类归口管理。联合市场局、属地街道等专班成员单位,全面铺开“无照无证”“有照无证”的鉴别工作,按照“谁审批、谁主管”原则,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为确保机构转型后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出台了《于洪区营利性纯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为非学科类机构工作指南》,抽调区内教育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鉴定组开展机构联审评估,明确转型后的业务主管部门,打通为机构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完成机构鉴定28例。


二是纳入网格,人人有责。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纳入社区网格管理,纳入网格员日常联系和巡查范围,同时建立“成校干部联系学科类培训机构”制度,形成人人促“双减”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及时全面掌握机构动态,做好政策宣传和转型办理流程宣讲,积极做好日常管理和动员引导。加强涉稳风险隐患闭环管控落地核查,配合相关部门妥善处置机构跑路、劳动纠纷、经济纠纷等风险隐患点122起,包括调解家长与培训机构课时费纠纷48起,涉及金额80余万元。


三是社会监督,形成震慑。坚持“有诉必查、逢查必果”的原则,对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行为依法依规做出相应处理,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过罚相当”。目前累计查处各类投诉举报案件203起,下达停业整改通知5家,约谈机构法定代表人57人。坚持源头管控,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机制”,借助银行金融平台规范培训机构资金收支行为。全区95家校外培训机构完成资金监管账户的建立,实现县域全覆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基本覆盖。 

[进入] 2021-12-02

双减进行时 |(48)沈阳压减七成校外培训机构

 

 截至目前,沈阳市累计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276个,压减率超七成。


 自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市与区、县(市)均在第一时间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和推动工作。市和区、县(市)教育、公安、市场监管、人社、民政、卫健、应急、消防等部门作为市区两级专班成员,联动配合、协调处理全市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把“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摆在重要日程,推动“双减”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随着8月、11月先后开展的两轮专项治理,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为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开设“绿色通道”,从引导机构主动有序退出市场、鼓励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为非学科类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剥离义务教育阶段培训业务等三个方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区教育部门先后约谈135家重点机构负责人,宣传解读“双减”政策,赢得机构的理解支持。各区、县(市)教育部门牵头举办面向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服务专题会议,同时安排人员一对一联系每一家教育机构,在进行政策解读的同时,帮助机构理清今后发展思路。在各区、县(市)教育、审批部门的办事大厅,连日来每天都有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现场咨询、申报材料、办理手续等。


 经过综合施策、持续推动,全市压减工作成效显著。11月26日,沈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71.89%,其中于洪区原110家、法库县原2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实现100%压减。


下一步,全市将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查处违规培训行为,对各种隐形变异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坚决做到动态清零。

[进入] 2021-11-29

双减进行时 |(46)曝光黑名单!浑南区“双减”督查持续升温

 

第二轮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浑南区采取“明查+暗访”“日常+周末”的“纵横双轴”督查巡查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分析具体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查漏补缺,制定有效举措,逐条逐项做好整改,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任务落地见效。

 


11月20日、21日,气温骤降,天空飘雪,但浑南区第二轮“双减”督查巡查推进力度不减,工作持续升温。


督查巡查范围更清晰。确定了以白塔小学为中心的全运区、以浑南八小为中心的站东区、以浑南一小为中心的嘉华区,以及以浑南五小为中心的建大区四大区域,明确相关工作范围和职责。


督查巡查队伍更壮大。由浑南区教育局牵头,选派园长督查员和校长督查员协同督查巡查;区市场监管、公安、执法、卫健、消防等单位派出多名监督员,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联合督查组对校外培训机构从消防安全、校舍安全到营业管理等各方面进行督导规范,相关机构表示受益匪浅。

  



督查巡查成果更显著。设计制作《浑南区校外培训机构检查清单》,对十四项检查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检查,推进“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发放《“双减”工作督查巡查告知书》160余份,并收取回执,保证工作效果;下发《黑名单告知书》9份,同时发至《浑南“双减”黑名单曝光版》,做到警示震慑,予以严肃处理。


[进入]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