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幸福教育课堂 |(36)拉近幸福“邻”距离 共话幸福新图景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3-03-16    】【打印本页】 【关闭


为进一步满足“一老一幼”两个重点人群的学习需求,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本着“问题导向、按需供给、垂直服务、共筑幸福”的工作思路,皇姑区教育局进一步夯实“3+1+1”幸福教育进社区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教育满意度。

致力于夯实基础

积极构建和谐共进环境


3月开学第一周,皇姑区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联合到辖区内的8个市级示范社区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了社区情况,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与百姓的粘合度。联合调研期间,市级示范社区的书记们分别就社区“幸福课堂”建设发表了自己的建议和需求,各学校也提出了对“幸福教育进社区”的规划与设想。皇姑区宁山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提出“童年伙伴型”发展方向,营造“全龄教育、终身学习、精神成长”未来教育理想场景。三方就“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共同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

02

致力于老有所学

不断丰富多元化教育服务

皇姑区教育局社区学院通过“幸福日校”和“幸福周校”,面向老年人开设各类培训课程,实现课程多元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一老”在学习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区教育局多方协调社会资源,根据不同社区地域特点与居民需求,在保证开好原有舞蹈、书法、合唱、绘画、摄影等传统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积极引入系列非遗课程,同时把美容、美发等服务引入社区,让社区老年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03

致力于幼有所育

持续营造温暖成长场域

在区教育局的统筹调度下,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全区中小学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志愿者参与放学后的社区幸福课堂,打造平日里的“幸福夜校”。优秀的教师志愿者走进社区托管课堂,带领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里寻找成长的足迹,在做手工的过程中品味劳动的快乐,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合作的魅力。区教育局还在社区持续开展了能够让未成年人直接受益的10个实事项目,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宣传、救助帮扶、体育服务、网络安全和司法援助等多领域,重点满足“一幼”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区教育局还对“教育直通车”进行了升级,重点梳理出百姓关注的三大类十个问题,把学校教育专属网格员派到社区,把教育政策送进社区,把教育问题解决在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多维服务功能。

 下一步,皇姑区将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与地域特点,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互补,打造家校社融通的新范本,实现“学校在社区中,社区在学校中”的未来教育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