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

密切接触新冠患者 阿根廷总统隔离

    

阿根廷政府11日发布声明说,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和多名部长因密切接触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官员而开始预防性隔离。

费尔南德斯新冠病毒检测呈阴性,但依然接受隔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和妇女、性别平等与多样化部长仍在等待各自检测结果。

费尔南德斯现年61岁,在社交媒体上自称“感觉良好”、没有症状,并强调预防性隔离对遏制病毒传播的重要性。

阿根廷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20万例,累计病亡病例超过3.4万例。

(新华社微特稿/陈丹)


[进入] 2020-11-13

乌克兰总统因新冠住院 病情“不重”

    

乌克兰总统府12日说,9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已住院。

一名女发言人告诉路透社记者:“他先回了家,然后决定住进费奥法尼亚医院,以便严格隔离、不传染给任何人,那里的环境对患者更好。”谈到泽连斯基健康状况,她表示“没什么严重情况”。

泽连斯基9日确认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他领导的政府已有三名高官感染,包括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一名总统高级助理。乌克兰每日报告的新增确诊新冠病例从9月底开始猛增,进入10月、11月后仍高居不下,促使政府延长部分防疫限制措施至今年年底。乌内阁11日又通过决议,决定从本周末开始实施全国性“封城”措施,以求加速遏制疫情扩散。

(新华社微特稿/沈敏)


[进入] 2020-11-13

机器人 助力日本抗疫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日本研发的多种机器人被应用在餐饮、酒店、零售及物流业服务中,以减少服务人员和顾客的直接接触。 

    

新华社发


[进入] 2020-11-13

关注国际疫情

    

全球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1日17时52分(北京时间12日零时52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90478例,达到51251715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570例,达到1270930例。

    

疫情扫描

    

▶蒙古国副总理、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主席索德巴特尔11日晚宣布,该国将于12日6时至17日6时进入全国警戒状态。他说,民众在警戒状态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而食品商店、超市、粮油市场、加油站、药店、医院、供电供热、电信、新闻等部门将正常运行。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10日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34383例,新增死亡病例1859例,再次刷新全球范围内一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最高纪录。同时,美国7天平均日增确诊病例数、住院病例数等疫情指标再创新高。

    

(据新华社电)


[进入] 2020-11-13

共抗疫情,共促复苏,共谋和平

    

尊敬的马克龙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论坛成立以来,为各方增进相互了解、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重要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对马克龙总统和法方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在此,我提3点倡议。

第一,团结互助,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们应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精准防治,合力应对,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关键领导作用,推进国际联防联控。

中国愿继续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和诊疗技术,提供必要医护物资,履行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帮助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二,开放合作,共促复苏。两周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了中国未来发展。中国将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将落实好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还倡议”,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

绿色经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中欧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不久前,我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方将为此制定实施规划。我们愿同欧方、法方以明年分别举办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国际会议为契机,深化相关合作。

第三,秉持正义,维护和平。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共处,尊重各国发展权利,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暴力行径,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和和平安全。

中国和法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负有特殊重要的责任。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呼吁各国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对立。中国愿同法国在内的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为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进入] 2020-11-13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酒店服务赛项金牌

    

11月8日,2020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开幕式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等37个部委单位主办,是我国职业教育最具权威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全国性赛事,是全国职业院校交流、展示的平台。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两名选手代表辽宁省参加中职组酒店服务赛项,以优异成绩摘得一枚宝贵的金牌。


撰稿人: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胡毅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进入] 2020-11-12

沈北新区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助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今年,沈北新区选聘了14名学前骨干为区幼儿园责任督学,按照“就近划片、示范带动”原则,开展挂牌督导工作,深入责任片区进行全面督导。责任督学从疫情防控、依法办园、安全管理、卫生保健、保育教育、师德师风、内部管理、园务公开、听评教学活动等方面对督导的幼儿园“望、闻、问、切”全方位诊断,并结合园所实际开出“诊疗药方”,幼儿园根据存在问题,逐一对标对表,自查整改、具体落实。各责任督学协同联动、高效运转,14个片区组成“联片互动、资源共享、协作提升”的管理格局,将优质公办园、五星级幼儿园规范化保教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科学化教育理念逐步渗透到各级各类幼儿园中,不断拓展和夯实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下一步,沈北新区将以“网络+实地”的督导方式,以“单体+联动”的督导格局,推动责任督导落到实处,形成问题整改闭环,组片互动,联片提升,不断夯实园所内涵,充分发挥挂牌督导“体检、诊疗、治病”的功效,为沈北新区学前教育保驾护航。


撰稿人:沈北新区教育局 李丽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进入] 2020-11-12

严防不松懈!新增确诊17例,其中境外输入16例、本土1例

    
1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天津6例,上海5例,四川2例,辽宁1例,江苏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安徽);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46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66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364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7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1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422例(其中重症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22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284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71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279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境外输入13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3例(境外输入1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76例(境外输入480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601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5389例(出院5153例,死亡108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580例(出院528例,死亡7例)。


来源:国家卫健委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制图:陈露


[进入] 2020-11-12

刚刚,沈阳疾控中心发布重要提醒!无必要,别去这俩地方!

    

沈阳疾控中心提醒:

无必要别去津沪这俩区


11月8日,从天津市防指重要信息发布获悉: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1份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1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11月9日,1名货车司机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其曾到上述确诊病例所工作的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海联冷库拉货。自2020年11月9日24时起,天津市防控指挥部将滨海新区汉沽街、中新渔港冷链物流区A区和B区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11月9日,据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通报:今晨上海浦东新区报告1例疑似病例,经过复核,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为确诊病例。该病例在浦东机场从事搬运工作。经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将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列为中风险地区。


为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控策略,切实巩固全市疫情防控成果,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对广大市民朋友提出疫情防控建议如下:



1、近期广大市民如无特殊情况,不要前往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


2、按照第七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对10月25日以来有天津市、上海市中风险地区旅行居住史的人员,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备相关情况,并配合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排查、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直至离开上述地区满14天等防控措施。


3、对10月25日以来从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来(返)沈人员(上述中风险地区除外),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报备相关情况,并注意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接触史,便于及时排查;


4、目前我市正处于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疫情风险增加,广大市民朋友要积极配合政府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进入重点场所要主动提供健康码,配合做好体温筛查、佩戴口罩和手卫生等防护措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良好生活习惯;不聚会、不聚餐、不聚集;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辽宁新增1例境外输入



11月10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沈阳市报告,属轻型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男,49岁,德国籍。11月3日由德国法兰克福市出发,乘坐LH720次航班于11月4日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沈阳海关采集其生物标本后,点对点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当晚,沈阳海关回报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11月9日,沈阳市疾控中心例行采集其生物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立即启动转运程序,由120负压车转运至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进一步诊断治疗。11月10日,结合临床症状,经省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患者入境后采取闭环管理。

截至11月1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6例(含境外输入62例),治愈出院280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4例。目前,尚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全国最新疫情数据



11月1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天津6例,上海5例,四川2例,辽宁1例,江苏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安徽);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天津本轮疫情详细复盘

这些细节值得注意!



11月8日凌晨,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的一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1月9日14点,天津又发布信息,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货车司机,曾到海联冷库拉货;10日上午10点左右,相关工作人员排查中,天津又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为滨海新区东疆港冷链搬运工。


天津本轮疫情是如何发生的?经过梳理,有几点细节值得注意。


从入境到被检出病毒存活了近20天


11月8日凌晨,天津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海联冷库一份冻猪肉制品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一名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后被确诊为天津市第138例本土病例。

这批外包装检出阳性的冻猪肘来自德国不莱梅港,10月19号运抵天津,16天后,也就是11月4号,该批货物从太平洋码头运到海联冷库,也就是这一天,该病例在这个冷库参与了货物搬运。一天后,11月5号,这批货物又被全部运往山东德州,两天后,11月7号,在德州检出阳性。从入境到被检出,病毒在冷链状态下存活了近20天。

德国冻猪肘阳性样本与北美流行毒株高度近似


1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对天津市第138例本土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相关冷库环境涂抹样本,进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序列分析。

9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I(北美分支)。这也再次证明冷链远距离运输可能传播新冠病毒。


海联冷库两例感染者接触的
并非同一种冷冻食品


11月9日14点,天津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曾到海联冷库拉货的货车司机。但该无症状感染者与天津第138例本土病例并未接触同一种冷冻食品,没有出现在一个链条当中,他们的共同点只是在海联冷库工作过。


三个证据指向“由物到人”

天津市滨海新区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区长梁春早表示,第138例病例出现之后,经过流调溯源,初步得到结论为此次疫情传播是由物到人。证据有三点:

①该确诊病例,确诊之前没有到过疫情发生的地方,没有接触过其他患病的病例,也没有接触过发热的病人,也就是说他唯一可能的感染途径就是“由物到人”。

②这个病例接触的密接者以及密接的密接者核酸检测全部都是阴性。

③病毒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是属于北美的分支,但这个病例没有到过境外,没有接触过境外的人。

同时,11月9日确认的无症状感染者与第138例确诊病例并没有直接接触,因此可以推断该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也是由物到人的过程。

全国至少10地进口冷链食品检出阳性

今年6月开始,全国至少十地先后在进口冷冻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如何防止进口冷链产品成为外部输入隐患?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表示,国务院相关机构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非常及时有效,把冷冻食品完全放在一个闭环管控下,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病毒传播到人群的风险。

同时还要重视相关作业工人的防护。以前这方面比较薄弱,需要让这些工友,让这些工人知道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同时,应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相关的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督促,如果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工人感染的现象也会减少。

吴尊友:疫情防控,冷链不可掉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昨日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时,也对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吴尊友表示,与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在低温环境比如摄氏零下十几度下,并不会被冻死。即使是普通的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冷冻的海产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国家的病毒传入我国。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连、青岛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发现得早,规模也越来越小。

对此,吴尊友表示,这是我们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结果。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定期对冷链产业的环境检测、对从业人员不少于每周一次的核酸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处于早期的感染者,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天津汉沽街全员核酸检测24小时完毕
均为阴性


今天(11日)早上,记者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滨海新区汉沽街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完毕,结果均为阴性。

滨海新区从11月9日晚启动了汉沽街全员核酸检测后,疾控人员全体动员,市民高度配合,自汉沽街宣布升级为中风险地区后,仅用24小时即完成了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

据悉,汉沽街户籍人口7.7万人,但期间,实际居住(含暂住)、采样人员6.5万余人。今日凌晨,检测结果全部出炉,均为阴性。


来源:沈阳网综合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辽宁省卫健委、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
编辑:黄晴  逄菲 责编:闫继伟 高薇

出品: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


[进入] 2020-11-12

外媒:多国力挺中国新冠疫苗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目前,中国新冠新冠疫苗在临床试验中没有出现副作用,多个国家相继力挺中国新冠疫苗。

今日俄罗斯网站11月3日报道称,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阿勒马克图姆在社交媒体分享的照片显示,他正在接种由中国国药集团研发的疫苗。目前,该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

今日俄罗斯报道截图

从公开消息看,阿勒马克图姆是目前海外接种中国疫苗者中级别最高的外国政要。他还在社交媒体上赞扬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使疫苗得到广泛使用。

10月16日,阿联酋外交部长谢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接种了该疫苗,31日阿联酋内阁事务部长穆罕默德·阿尔·格加维宣布也接种了该疫苗。此外,阿联酋的一线医护人员也接种了疫苗。
除了阿联酋,巴林王国已于11月3日批准紧急使用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一款新冠灭活疫苗。

中东新闻网站Al-Monitor报道截图

中东新闻网站Al-Monitor报道称,当天,巴林政府为部分一线医护人员接种了这款疫苗。巴林卫生大臣法伊卡·宾特·赛义德·萨利赫告诉路透社:"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该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据研究人员介绍,在临床试验中,100%的志愿者在服用两剂后产生了抗体。目前,巴林正在进行三期试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日消息,印尼海洋统筹部长卢胡特11月4日宣布,印尼计划下月为900万人接种中国新冠疫苗。他表示,疫苗接种工作 "可能会在2020年12月的第三周展开”。
他说:“我们会给特定区域的900万人接种疫苗,因为这些区域出现了大量新冠肺炎病例,例如,雅加达有几个地区的人就在其中。"
实际上,还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等待中国疫苗。
据中国生物发布信息,这款由中国生物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目前已“覆盖”阿联酋、巴林、埃及、约旦等中东国家,还在摩洛哥、秘鲁、阿根廷等全球十余个国家有序开展国际临床(Ⅲ期)试验,入组接种超过5万人、样本人群现已覆盖125个国家。目前在多国进行的国际临床(Ⅲ期)试验已接近尾声,试验各项数据均好于预期。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进入]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