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沈阳举行。开幕式上,教育部表彰的2024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和“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中,沈阳市3个项目和1位个人榜上有名。 近年来,沈阳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市教育局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核心内涵,聚焦社区“一老一幼”两个重点群体,创新性开展了“幸福教育进社区(村屯)”工作。其中,4个学习型社区特色项目,成为全市社区幸福教育的典范。 皇姑区 书香浸润社区 服务“一老一幼” 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依托沈阳市“幸福教育课堂”阵地,关注居民学习需求,引导多元投入、打造学习场景、营造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努力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牡丹社区依托位置和资源优势,与皇姑区航空实验小学、皇姑区社区学院、沈飞航空博览园等3家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在社区中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构建“幸福教育进社区”服务体系,制定了“春华秋实”开学季和“寒来暑往”假期季的“四季链接式送课模式”。 牡丹社区针对“一老一幼”两个主要群体,开设了剪纸、民族舞、合唱、软笔书法、水墨画、摄影、航空模拟飞行、儿童阅读等10多门课程。同时,辽宁省教育厅也引进辽宁大学、辽宁开放大学等16所高校资源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助力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 2023年“三大讲师团”即中小学讲师团、社区学院兼职讲师团及社区志愿者讲师团队伍,共实现线上线下送课送活动800课时以上,受益居民3000人次以上。在寒暑假的“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中,受益学生1000人次以上。 社区将小区废弃场所改造成“梧桐书房”,为居民阅读提供场地、图书借阅、读书活动等服务。书屋藏书6000余册,定期更新,免费借阅,并在全区12个城市书房实行了通借通还,年借阅5000余人次。 在满足居民阅读需求的同时,书房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成为更多居民的学习交流平台,处处体现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魅力,打造书香学习型社区。 沈河区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建设幸福家园 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是沈河区特色文化社区之一,根据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社区融入了“福”的文化内涵。走进多福社区,迎面一张巨幅“全家福”照片,上面的笑脸,正是多福社区居民凝聚力提升、幸福感爆棚的真实体现。 “多福人人人福多,顺心事事事心顺”,“汇福门”两侧的这副回文联,是社区居民郭东辉的作品。他亲眼见证了多福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出了多福人的喜悦心情。在郭东辉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带动下,多福社区先后成立了福文化研究、治安防范、爱心帮扶等10个特色党支部和劳模团队。 作为“两邻”理念的发源地,多福社区以福文化为带动,开展群众全民学习,不断增强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打造独具多福特色的学习型社区。 目前,沈河区的家教文化馆中,陈列着“学校放假、社区开学”“家庭教育日记”“家教文化”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展板和介绍。沈河区教育局通过丰富的活动载体,深耕幸福教育“责任田”,关注“一老一幼”,积极延展百姓家门口的学习空间,开展家庭亲子阅读行动、书香社区建设等活动,塑造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有温度的教育民生工程,增强广大群众学习获得感。 和平区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打造“15分钟学习圈” 和平区沈水湾街道中海社区内有一块智能大屏,上面显示着书香雅苑、乐学坊、多代屋、舞邻荟等七个活动室的一周课程安排。点击喜爱的课程,屏幕会跳出一个二维码,居民用手机扫码就能约课。4月26日下午,一位上书法课的社区居民告诉记者,在这里上课,老师教得好,而且离家近,因此课程特别抢手。每次新课表一出来,他都要早早来预约。 中海社区以“幸福教育”民生品牌为突破口,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和平区打造社区“15分钟学习圈”的缩影。该社区创新成立社区教育联盟,精心打造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教师等三支教师队伍,全面共享专业学校、驻街企业两类阵地,逐步形成由“你来学”变成“我要学”的区域教育风尚。 传承和平区的首创精神,中海社区成为全国首家建设“多代屋”社教品牌的社区,在全市首创使用二维码线上预约课程系统,在全市首家引进“书朗时光”朗读亭,并成为和平区首创的16个“舞邻荟”社区舞蹈教室之一,也是和平区推广的可复制社教模板——全国优秀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书香雅苑”的37个社区之一。目前,中海社区已经形成了社区教育全覆盖的“四化”模式,即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场景多维化、教育项目品牌化,并持续创建“安全、健康、乐学、成长”的现代化教育型社区。 铁西区 弘扬劳模精神 打造“三全三有”社区教育品牌 铁西区重工街道第一城社区秉持“党建引领,教育为媒”理念,聚焦“一老一幼”,创建“老铁进社区”课程体系,擦亮“三全三有”品牌,即“全年龄段、全时间段、全过程段”,做到“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乐”。 根据辖区居民特点和需求,第一城社区着力创造融汇共建的学习空间,打造包含高校、职校、社区教育学院、属地中小学讲师团、志愿者等共创共促的师资力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对未成年人,社区开设了集家风建设、亲子互动、精品阅读于一体的教育空间。对于青壮年,社区开办“正青春”一城夜校,为年轻人提供丰富多彩、高质低价的半公益性学习课程。对于老年人,关注老年居民心理、社会需求,以“学、乐、为”为原则,开设书法、合唱、舞蹈等10余门课程。 第一城社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举办“劳模讲堂”“劳模故事会”“我身边的大工匠”等特色载体活动。定期开展研学参观,通过参观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和老厂区、大工厂、劳模园等场地,让居民们沉浸式体验工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