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政协二次会议《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提案》(第0047号)的答复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19-04-17    】【打印本页】 【关闭

程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重要领域之中,逐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一是坚持课堂主渠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国家要求,认真执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分学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2018年5月,我局出台文件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提出要求:“统筹设置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有效地制定课程方案、编排课表”,“中小学一至九年级要将心理健康课和健康教育课排入课表,统整相关学科课程、地方课程中相关教育内容与课时,平均每周各安排0.5课时,保证每学期分别不少于八课时”。目前,全市中小学里既有教材保证学习内容,又安排课时保证学生能够学到相关方面的知识。二是坚持宣教普及,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以市教育研究院“沈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为依托,开展了沈阳市“微笑中/高考”大型心理辅导公益活动,2018年总计为64所初高中的2.12万名初三、高三学生做了156场大型心理辅导活动。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加强家校合作。有条件的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向未成年人及家长灌输健康生活理念,教给其方便、有效的放松、减压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子观念,走出家教盲区,指导家长教育理念。 

  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关键。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起,我市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辽教发〔2014〕125号)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目前,我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923名专(兼)职教师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达713人。2018年开展全员化心理专题培训会,共计600余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培训。同时市教研院、区教师学校分别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引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规范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和交流工作。2018年开展8次新教师集体教研活动、8次全体教师集体教研活动,集中展示心理教学、辅导、技术,心理剧、社团、活动周(月)等方面的先进范例,专题式研讨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我局坚持在班主任培训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班主任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心态的变化,提升班主任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市组织各区、县(市)教育局对全市所有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中涵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目前全市参加区级班主任培训人数已达到9300人,占全市班主任比例已达60℅。 

  三、关于“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建议 

  各区、各校依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2016年,市教育局投入专项资金536万(占全年设备经费投入的6.41%),用于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目前,全市中小学均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实施,有效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咨询活动。二是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了知名的心理专家、教授定期进行报告或讲座。三是学校结合班队会、广播、升旗仪式及心灵信箱等多种活动开展心理教育。四是以开展校园心理健康剧活动为载体,努力提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沈阳市第七中学、沈阳市回民中学等多所学校的作品先后获得辽宁省校园心理健康剧展评一等奖。五是联合团省委、沈阳青少年青苞米心理援助服务公益组织等优势心育资源,启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导航等项目,提供高效、优质、义务的心理服务。2018年,青苞米公益组织为沈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服务27次,服务学校11所,受益人数1876人。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涉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继续从多角度、多层面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打造合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及各级心理咨询师队伍,为孩子们创造科学合理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