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普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第0650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0-09-14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郭彤

提案的主要内容:1.全社会需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建设的重视程度。组织形成统一专业的研究指导机构,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建设指导与监督。2.中小学须有专业持证心理医师入驻。每学年强制性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试,对具有潜在精神疾病的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教育,必要时邀请家长介入并对家长进行专业化辅导。

主要办复情况:

一、关于“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建设的重视程度”的建议。一是认真执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出台文件,提出“中小学一至九年级要将心理健康课和健康教育课排入课表,统整相关学科课程、地方课程中相关教育内容与课时,平均每周各安排0.5课时,保证每学期分别不少于八课时”等要求。目前,全市中小学里既有教材保证学习内容,又安排课时保证学生能够学到相关知识。二是突出示范引领,加强家校合作。有条件的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子观念。三是加强督导考核。在义务教育学校专项视导、优质示范高中建设、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典型校建设中,均将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纳入重点考核内容。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市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大中小学校园等场所,开展心理疏导和义诊咨询。

二、关于“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教育”的建议。一是通过班队会、广播、升旗仪式及心灵信箱等方式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二是开展校园心理健康剧活动,七中、回民中学等学校作品先后获得辽宁省校园心理健康剧展评一等奖。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均已配备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市区分别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四是全市中小学均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设备实施,每个工作周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五是开展沈阳市“微笑中/高考”大型心理辅导公益活动,2019年为2.12万名初高三学生开展156场大型心理辅导活动。六是疫情防控期间,以疫情防控和心理疏导为主要内容上了“开学第一课”,制发了《沈阳市中小学生应对疫情的心理自助指导》。针对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升学考试等,进行心理疏导377次。

今后,将加大对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把心理健康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打造合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及各级心理咨询师队伍,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