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 刘秀兰 提案的主要内容:一、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青少年政治素养培育,包括:融媒体传播中国故事,加强对网络传媒行业的监管,规范媒体人职业伦理。二、通过学校教育完善青少年政治素养培育,包括:提升人民教师政治素养,加强青少年“国家意识”,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的教育。三、共同提升青少年政治素养培育,包括: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青少年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主要办复情况: 近年来,市教育局围绕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推进方案》、《2019年沈阳市“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全市中小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形成了“劳动模范主题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等一系列品牌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和工作中展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 一、营造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氛围。落实每周一堂优秀传统文化课,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在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新生军训等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精心设计主题标语、节日小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让爱国主义教育随处能见,随时能学;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评选等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在校园内宣传英雄模范、大国工匠等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学有榜样。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校园主题宣讲活动,2019年至今已经举办了30场现场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活动,免费印发参观指南;组织观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电影和展览;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网上祭英烈”“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等活动。 四、坚持家校互动,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百万家长进校园 全面开放办学”活动;开展“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学生个人”“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家长”演讲方式,讲述“我的家教家风故事”,开展写家史传家训等活动,共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