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初中学生减负的提案》(第0477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0-09-14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陈东

提案的主要内容:就初中学生减负,建议:1.制定好细则制度。从孩子几点到校,几点放学,一天应该上多少课,晚上留多少作业量等细节入手。2.彻底取消初中学校升学率的排名。3.严禁加快讲课进度,让孩子不用以加速度、超负荷的状态来学习。

主要办复情况:

一是政策引导、制度支撑。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重点任务纳入《沈阳市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沈政办发〔2019〕23号)中,对学生作业时间、“非零起点教学”等作出明确部署。同年10月,省教育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对我市推进“减负提质”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和推广。

二是多措并举、保障实效。2016年,在126中学召开全市“减负提质”现场会,观摩交流和平区教育局及和平区铁路五小等学校在“减负提质”方面的探索与经验;2017年起,启动课堂教学开放活动,通过开放课堂等措施,倒逼学校教师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17年,将减负工作纳入常规视导细则中,并将该年定为“减负提质”年,通过教育视导对学校减负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除此之外,各区、县(市)教育局设立“减负”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三是弹性离校、助推减负。实施弹性离校,是基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又一重大举措。学校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合理安排学生离校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兴趣小组或音体美劳活动。通过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等方式,使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四是课程引领、提质增效。“减负”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要的是保证高效课堂。2018年,印发《沈阳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意见的通知》,从课程总量设置、统筹设置三级课程、科学规范布置作业、落实立德树人等八方面推进“减负提质”落地。市教育局通过省市基地学校、先进学校遴选、课改现场观摩会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我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下一步,一是深入落实“减负提质20条”措施。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市区两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科教学的统筹与指导。四是要积极发现“减负”先进典型并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