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中医药文化进沈阳市中小学校园的提案》(第0018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0-08-20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海英

提案的主要内容:1.根据实际,将中医药文化与中小学校园文化有机结合。2.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教育课程。3.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编著中医药文化读本。4.依托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5.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应提倡“治未病”理念。6.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长效机制。

主要办复情况:

一、关于“将中医药文化与中小学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的建议。一是沈河区方凌小学引进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启岐黄文化小讲堂,开展系列中医药文化宣讲。二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鞠宝兆院长亲自策划,特成立教材编写组,在认真研讨第一版《中小学中医启蒙》文稿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修订,此教材已经获得审批。三是开展系列文化润心活动,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开展春节学礼仪等传承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四是通过聘请专家做校外辅导员等形式,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中医药知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

二、关于“坚持开展中医药进校园科普教育活动”的建议。积极引导学校在校园文化里融入中医药元素。方凌小学被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确定为“中医中药进校园科普基地”。育源中学积极发挥中草药进校园工作试点校的机会,开展中草药种植评比活动,学校八年一班刘梦瑶同学种植的紫苏,在市卫生健康委“中草药进校园”活动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

三、关于“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建议”。2020年,皇姑区人民政府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建立框架协议合作,组织教育部门遴选具备良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基础的学校作为试点学校,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展共建附属学校工作。到2020年底,完成首批(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中医药特色试点学校遴选、中医药文化植入校园、中医药校本课程研发等基础工作,基本实现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健康教育课程中。

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寓教于乐、兴趣培养,深化中医药知识的推广普及,推动中医药进校园工作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