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 崔国生 提案的主要内容: 1.遴选建设省市共建高水平大学,提升服务沈阳发展的现实能力和水平。 2.引导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培养相关产业急需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科技攻关。 3.有针对性地支持人才引进,引导优秀人才岗位建功,发挥作用。 主要办复情况: 一是支持驻沈高校内涵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投入专项经费支持驻沈“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开展建设。2020年,按照“双一流”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拨付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7所高校“双一流”建设经费3亿元。 二是加强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自2018年起出台并修订《沈阳市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和奖励补贴实施办法》《沈阳市“引博”工程实施办法》《沈阳市博士后工作资助管理办法》《沈阳市支持留学归国人员来沈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相关单位对紧缺急需高级人才、博士、博士后、海外留学归国博士的培养与引进。截至2020年底,共有21名紧缺急需高级人才、1252名博士、116名博士后、19名留学归国博士获得相应资助共计5500余万元。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产学研合作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举办大规模的科技成果对接会和常态化的系列对接活动,构建“产学研金介”全要素参与的成果转化平台。2020年,我市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项目60项,鼓励沈阳市辖区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其中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12所高校获得支持,共支持项目31个。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如东北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沈阳中德装备制造学院与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与教育(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等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下一步,重点是支持高校发展建设、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技术创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