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政协一次会议《关于“双减”背景下沈阳市幸福教育实施建议的提案》(第606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2-09-01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赵  爽

提案的主要内容: 

1.修订师范教育培养方案,将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2.在教师职后培训中增加社会与情感能力培训专项内容。

主要办复情况:

建设幸福教育是沈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沈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沈阳市委、市政府重点启动的四大民生工程之一。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三点建议,正是下一步工作重点所在,将充分结合建议要求,立足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双减”背景下沈阳市幸福教育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提升沈阳教育的温度上再聚焦。紧盯群众的幸福感受,建设工作继续向群众教育的“急难愁盼”聚焦,启动五大行动: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课后服务提质行动、以家长学校为载体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以睦邻学习点为抓手的把学习送到居民身边行动、以支撑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目的的学校手牵手行动、以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质量为目标的体质扩优行动。

二是在提升沈阳教育的厚度上再发力。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化进程,尽快启动两大工程: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为目标的“身边好校”工程、以教好每一名学生为目标的成长体系畅通工程。切实实现沈阳教育的优质均衡与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在提升沈阳教育的亮度上再培植。借力创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实验区,围绕幸福教育区县和幸福校园建设,全面启动试点工作,挖掘一批走在前面的典型,给政策、给空间,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守正创新。同时,加强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陆续推出幸福教育的沈阳说法、沈阳做法,甚至是沈阳模式,讲好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沈阳故事。

我市将尽快出台《沈阳市幸福教育建设引导工作方案》和《沈阳市幸福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幸福教育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后续幸福教育建设的考核评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与理论依据。 关于“开展学校评价,将儿童学校生活体验作为学校评价的重点”“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和培训”“开发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养成’区域课程”的建议将被纳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