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井立新 提案主要内容:一、加强学校足球教育。二、组织校园足球联赛。三、培养足球文化。四、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五、政策支持与保障。 主要办复情况:一、健全校园足球组织体系 沈阳市教育局成立了“沈阳市校园足球工作专班”,由一名局级领导专门负责校园足球工作;各区县(市)教育局相应建立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学校设立校园足球组织机构,明确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足球工作,形成市-区-校三级管理架构,整合市、区两级政府有关部门力量,确保足球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023年,在认真贯彻落实省级文件的基础上,印发了《沈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考核评价与激励实施方案》等8个文件,《进一步推进沈阳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实施方案》与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对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师资条件、体教融合等重点环节进行“1+7”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政策供给、管理机制、责任主体、条件保障等内容。 二、完善校园足球教学体系 1.融入体育课程。要求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足开齐足球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保证每周不少于1学时足球教学,高中阶段安排不少于1个模块足球项目教学,打造完成《基于结构化大单元的“领会教学+课堂联赛”球类项目教学模式》,为全市体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革新提供具体的路径、方式和方法。 2.加强足球师资。在保证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对足球教师进行专项培训,确保每名教师都有一次以上的培训机会。2023年开展了3期E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2期D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2024年计划开展5期E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5期D级足球教练员培训班、1期足球裁判员培训班。2024年计划开展足球教师基本功大赛,推动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足球专项教师业务水平,为开展足球课程奠定师资基础。 三、加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1.完善三级联赛体系。印发了《沈阳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三级联赛体系建设方案》,完善“校长杯”“区(县)长杯”“市长杯”三级联赛体系,组建“校内比赛、校际联赛、区域竞赛”的竞赛体系,实行“纵向贯通、横向衔接、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形成“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的竞赛格局。202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沈阳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暨中小学校际足球联赛,有来自全市111所学校、146支队伍的2800余名运动员进行了516场比赛,形成了“知足球·爱足球·兴足球”的浓厚氛围。2024年已有7个区县(市)完成了“区(县)长杯”足球联赛,参与人数达到3500余人。沈阳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将于暑假期间正式开赛。 2.赛事成绩优异。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辽宁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成功卫冕高中女子组冠军,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以全胜成绩斩获高中男子组冠军、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获得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亚军。 四、夯实校园足球保障体系 1.加强经费保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建立以市、区两级财政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学校建设“五人制”“七人制”“笼式”等多样化的小型足球场地。 2.实施场地保障。“十三五”期间,累计升级改造355个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项目,新改扩建足球场地205块。其中,对全市347所学校足球场进行了亮化。目前我市中小学共有体育馆355个,足球场地656块。2024年拟投入4000万元用于建设校园足球场地,并纳入2024年沈阳办实事民生工程。 五、做好校园足球激励评价 在“市长杯”比赛中设置金靴奖、金手套奖和最佳球员奖,用于激励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研制《沈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考核评价与激励实施方案》,拟对在校园足球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个人)在教师节期间给予市级奖励,目前已争取1个省级优秀教师荣誉名额,定向激励足球教练员,实现了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六、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1.建立足球文化周。定于每年9月宣传动员校园足球文化周,9月最后一周全面启动,首届校园足球文化周以“迎国庆·知足球·爱足球·兴足球”为主题,13个区(县)的学生全部参与到活动中,通过组织讲足球故事、说足球新闻、关注足球赛事、召开足球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促进全市校园足球人口数量显著增加。 2.开辟信息专栏。建立了沈阳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足”够精彩专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引导和自媒体导流作用。2023年各大媒体平台累计发布新闻30余条,新华社、央广国际等10余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0余篇。 3.开展嘉年华活动。通过多种活动打卡体验,多类体育项目展示的方式,推动青少年体育嘉年华迈向新高度、实现新突破。4月19日,浑南区开展校园足球嘉年华活动,浑南区中小学师生、家长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促进儿童青少年足球运动体教融合走实走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