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在沈阳市中高考中增设德法等小语种考试的提案》(第403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4-07-22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李  飞

提案主要内容:1.确定考试科目与标准。2.培训师资力量。3.推广宣传。4.逐步实施。

主要办复情况: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开设的外语教学除英语外,东北育才学校、市外国语学校、新民二高中等公办高中和拔萃中学、翔宇中学、广全中学、绿岛学校、志成中学等民办高中还开设了日、德、法、俄、意、西、韩等小语种教学,基本能够满足我市初高中学生小语种学习的需求。

在中高考中增设德、法等小语种考试方面,经我局认真研究,认为目前相关条件尚不成熟。一是选择学习法、德、西等小语种的学生较少,以市外国语学校为例,尽管其作为市教育局直属的以外语为特色、衔接初高中教育的省级示范学校,开设了英、日、俄、法、德、西、韩等小语种教学,但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生源一直不理想。特别是高考中法、德、西等小语种较英语并没有任何优待政策,且难度远大于英语,学生即使进入该校后,也普遍都选择主修难度适中、主流通用的英语,而将日、俄、法、德、西等小语种作为选修,部分英语学习吃力的学生,又转为主修相对简单的日语、俄语,所以家长和学生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都不会贸然选择将法、德、西等小语种作为主修课程。二是各个录取批次都有高校开设了日、俄、法、德、西等小语种零起点教学专业,学生选择空间很大,且高校会面向就业开设与职业相契合的专业语言培训,对学生更有针对性,也更能体现小语种学习的价值。三是国内高校普遍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与毕业挂钩,所以即使用小语种参加高考的学生,同样也要面临继续或重新学习英语的难题。四是因选择法、德、西等小语种的学生较少,且作为选修课,其课时安排就更少,各校每个语种一般只有一名教师任教,加上相关学习资料和模拟试题少、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教研氛围。五是目前中考和高考分别由省和国家统一命题,在选择学习法、德、西等小语种的学生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尚不具备增设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组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