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李 飞 提案主要内容:1、建立智慧体育系统。2、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政策引导大力扶植。3、设立智能体育课、体育赛事。4、培养智慧体育系统操作教师。5、通过体教融合增强互动锻炼。6、“体医”结合提供健康指导。 主要办复情况:1.体育教学与活动时间保障行动。各地各校严格落实体育课开设刚性要求,保证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要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多措并举保障中小学生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保障体育教学与活动时间的基础上,借助智慧体育媒介,提升师生的身心健康。 2.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化测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市教育局投入专项经费629万元,用于支持13个区县(市)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站点,购置智能身高体重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50米跑测试仪、坐位体前屈测试仪、裸眼视力测试仪、跳绳计数系统、仰卧起坐测试仪、50米*8往返跑测试仪、立定跳远红外测量仪、引体向上测试仪、中长跑测试仪、体质健康数据采集器、视频回溯摄像单元、视频管理存储单元等智能化测试器材及数据采集传输和综合运行服务系统,提升了测试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 3.推进区域智能设备的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智慧体育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状态和身体数据。目前,铁西区已有十余所学校完成了体育科学锻炼测评设备采购,约两万余名学生完成了信息采集,逐步形成学生基础体能、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项目科学锻炼档案,学生可以通过不断挑战自己实现自身体育素质的提升;浑南区全面推进赛艇运动进校园,助力沈阳赛艇之都建设,将赛艇运动纳入“智慧+”课程,购置585台测功仪,实现了全区34所中小学校测功仪课程教室全覆盖;沈阳市第176中学更是在智慧体育方面率先垂范,一是引入VR多场景多项目运动体验。二是学生在校体育锻炼采用GPSPORTS系统进行个体及团队运动分析,智能化监测学生运动数据,精化学生速度、力量、交叉训练等训练内容,科学指导运动训练。三是采用吃动平衡系统,将学生基础体质数据、实时运动数据同营养配餐建立智能化连接,培养学生终身运动、营养膳食生活习惯。 4.举办智能体育赛事。为推进智慧体育设备应用,沈阳市在田径、蓝排球、跳绳、跆拳道、校园吉尼斯等诸多赛事中引进智能设备,并率先使用“沈阳市学生体育竞赛管理系统”,系统集赛事报名、信息查询、证书打印等诸多智能管理于一身,有效提升了赛事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