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者:赵国华 提案主要内容:一是完善管理制度,筑牢防控体系。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控能力。三是重视对“症”干预,实现精准防控。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保障。五是推进科普教育,提升健康意识。 主要办复情况:一、关于“完善管理制度,筑牢防控体系”的建议 一是全面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积极采取各项工作措施,全面推进防近工作的进展。二是印发了《2024年沈阳市中小学科学锻炼年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体育科学锻炼指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形成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此来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健康,降低近视率。三是按照《沈阳市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推动视力健康教育促进工程、健康育人工程、健康学校建设工程、教卫协同工程和家庭护眼促进工程等5项工程,形成政府、学校、家长、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二、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防控能力”的建议 一是建立体检制度,部署各区、县(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按照工作职责,保证每年对全市在校的普通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一次,定期检查学生视力状况。二是坚持推广和普及眼保健操,各学校在黑板前悬挂对数视力表及眼保健操示意图,每天2次开展眼保健操。各区、县(市)教育局将眼保健操落实情况纳入中小学卫生工作评估细则,并在年终时对学生眼保健操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总结。三是规范电子设备使用,在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中提高各类多媒体设备标准,通过对光源形式、清晰度、防蓝光等指标的规范减少视力影响,在电子产品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管理,配备适合学生使用的多媒体设备。 三、关于“重视对‘症’干预,实现精准防控”的建议 一是指导学校严格落实在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由各区、县(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与专业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年度健康体检,建立学生眼健康电子档案,并依据健康体检结果给出指导建议,联合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学生视力健康监测,并向教育部提交监测数据。二是以近视防控为工作重点,组织市四院、爱尔眼视光医院、何氏眼科医院等眼科专科医疗机构组建筛查队伍,对学生近视进行筛查,并针对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能患眼病的,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三是规范诊断治疗,卫生健康部门加强眼科医疗机构建设及眼科医疗行为监管,对眼专科医疗机构及设有眼科的综合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控制督导检查,有效规范全市眼科诊疗机构依法执业、诊疗器械消毒,为全市青少年防近工作提供保障。 四、关于“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保障”的建议 一是加强对全市校医、保健医防近知识培训,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校(含市直属学校)和三星级及以上幼儿园近视防控工作主管领导及校医(或幼儿园保健医)开展防近培训,有效提升了学校防近人员的工作水平。二是依托市儿童医院、何氏眼科医院、爱尔眼视光医院以及医大四院等眼科专科医院资源优势,组建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团队,借鉴、推广省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工作经验,科学推进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视力健康专业队伍建设。三是为中小学校开展专业培训,包括眼健康知识普及、筛查方法和技巧、健康档案建立以及预防指导策略等方面,让教师了解近视防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筛查设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有效的近视预防指导,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 五、关于“推进科普教育,提升健康意识”的建议 一是坚持课堂主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全市各学校坚持开齐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有固定的学时(两周一节)、教材和教师。逐年级增加视力保护知识,指导学校餐饮部门和学生家长实施学生营养配餐,积极倡导合理营养膳食。二是开展爱眼宣传主题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手抄报、班队会、主题升旗仪式等形式,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三是卫生健康部门充分利用全市健康教育讲师团师资力量,依托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讲座等方式科普眼健康知识;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开展宣传品发放、展板巡展等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四是有效借助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新老传媒传播、普及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学知识,从而多渠道、多方位地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学生眼视力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