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提升中小学午餐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提案》(第209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4-06-12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鄂  薇

提案主要内容:1加强供应链管理。2建立严格的食品检查制度。3优化食谱设计。4引入家长监督机制。5学校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午餐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办复情况:一、关于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我市已经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学校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的重要内容,月有跟踪督办,年有考核评价。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必须严把采购关,采用委托经营模式管理的食堂,要与专业的第三方餐饮机构签订合同,履行正规招投标手续,并且建立退出机制。在食材选购上,坚决杜绝使用感官状态不佳、变质过期的原料;定点集中采购的要签订合同并留存要件;从2018年起,学校所有采购信息录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为了保证学生午餐质量,按照《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教育部门要求学校严格落实校领导陪餐制,积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制定并落实家长陪餐制。

三、建立严格的食品检查制度的建议

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初,教育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开展全覆盖检查和抽查。检查、抽查结果在系统内通报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已引入第三方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专业化评价,包括果蔬农残、餐具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在餐食加工和质量监管方面,教育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扩大监管范围和渠道,一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均开通公开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二是学校开通“互联网+明厨亮灶”,发挥智能监管的强大作用;三是,要求学校严格落实陪餐制度,每餐均有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就餐,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四是属地教育部门和学校每学期要开展食堂满意度调查,积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

二、关于优化食谱设计的建议

目前,大部分学校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发布学生食谱、照片等信息,得到家长的认可。从2022年开始,将学校食谱公开工作也作为考核食堂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加大了学校食谱公开工作力度。同时,为保证学生午餐质量,加强午餐营养,市教育局于2016年印制了《沈阳市中小学生营养膳食指南》,有的学校结合自身条件购买食谱制定及分析软件,帮助食堂制定科学健康的午餐食谱。各级中小学午餐收费标准由学校依照食堂成本支出并且在征得大多数家长同意后据实制定,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收费不尽相同。调整营养餐收费标准需要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并按照程序进行,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家庭经济能力和地域因素。质价相符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期盼。

四、关于引入家长监督机制的建议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午餐的制作和监督过程,让家长了解午餐的制作流程和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同时,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或在线平台收集家长的反馈和建议,持续改进午餐的质量和安全。

五、关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午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

随时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学校各项管理也在不断向智能化靠近。对于学校食堂来说,我市也有不少学校采取了智能化点餐服务,增加了学生餐食品类,食谱直观向家长呈现,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另一方面,我市中小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已实现全覆盖,除了监管部门外,目前也在尝试授权给家长代表,让学校后厨透明可见,通过社会共治的方式增加学生在校就餐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