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的提案》(第014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4-05-22    】【打印本页】 【关闭

提案者:信俊昌

提案主要内容:1.定期进行心理测评,掌握学生状况。2.建立心理状况台账,关注重点学生。3.增加心理课程次数,树立良好意识。4.开办各类心理活动,引导正确导向。

主要办复情况:一、“定期进行心理测评,掌握学生状况”的建议。一是畅通学生心理不良倾向筛查渠道。要求各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不良倾向筛查,建立重点关注人群档案,及时结合筛查结果开展分类分级干预。二是2024年市委市政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沈阳市民生工程项目,免费对全市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测评服务,并结合测评结果进行分类分级信息管控和干预。三是开展“成长日记”关爱行动,由学校老师一对一跟踪记录学生情况,形成成长工作日记,建立高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二、“建立心理状况台账,关注重点学生”的建议。一是建章立制,完善工作体系。2022年我局印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制度和心理健康跟踪回访制度》。指导学校建立由书记校长负责,主管校长牵头、班主任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师具体指导,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关注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干预、跟踪、回访工作。二是针对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性格孤僻学生等易发心理问题的群体,组织学校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建立排查档案、定期跟踪、动态管理,并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监护人,动态掌控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波动情况,前移预防关口;针对问题较突出、情节较严重的学生,组织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和干预,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实现家校紧密协作、闭环解决潜在问题。

三、“增加心理课程次数,树立良好意识”的建议。我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健康教育体系,中小学每周保证2学时健康教育课程。近些年,在师资和课程建设上我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并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课情况纳入对各区县考核的重要指标,督促区县指导学校开足开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四、“开办各类心理活动,引导正确导向”的建议。一是学校结合班队会、广播、升旗仪式、聘请知名的心理专家、教授定期进行报告或讲座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心理教育。二是以开展校园心理健康剧活动为载体,努力提升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以市教育研究院“沈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为依托,开展了沈阳市“微笑中/高考”大型心理辅导公益活动,自2012年活动开展以来,累计为23.4万余名初三、高三学生开展1130余场大型心理辅导活动。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强化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塑造,为孩子们创造科学合理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