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政协二次会议《关于推进我市融合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提案 》(第553号)的答复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3-09-26    】【打印本页】 【关闭

井立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融合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结合委员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一是建立特教教师准入特殊渠道。沈阳市通过社会招聘招录具备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加入沈阳市的特教教师队伍。二是优先特教教师岗位。教师评优、评先、职务(职称)评聘已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目前,在我市16名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已有3名校长为沈阳市教育专家。三是加大我市特教教师薪资待遇。教师津贴标准到本人基本工资的50%。送教上门工作补助参照出差标准,车费100元,餐费80元。下一步,我市将加大特殊教育教师选聘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充分调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强化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关于树立更加全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建议。我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特殊教育育人模式。学校采取班内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协同教学,探索实践跨班级、跨年级、组内轮换的师生共同走班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残儿艺体康复训练模式,学校通过开展校外康复活动,举办多样适合各类残疾儿童少年认知特点的活动,使残疾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和康复。

三、关于组织教师开展系统融合教育培训的建议。沈阳市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推进融合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一是2021年沈阳市组织开展全市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评比,形成一批可操作、可效仿、可推广的融合教育实践模式。二是同年5月,沈阳市融合教育推广现场会在沈阳市盲校举办,充分体现“接纳全体,满足需要”的融合教育理念。三是2022年5月组织开展沈阳市融合教育线上推进会暨“普特共融 携手未来”专题培训。此次会议还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邰丽华老师,邰老师通过讲述她和她的团队的故事,深刻诠释了“普特共融”的社会理念。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探索适宜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挖掘典型特色学校,通过培训交流、选树典型等多种方式继续做好融合教育工作。

四、关于统计安置情况的建议。沈阳市以“精准核查、科学评估、分类安置”为根本原则,通过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为我市残疾儿童入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区、县(市)通过当地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鉴定,建立“一人一案”个性化制定入学安置方案,妥善安置每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现“全覆盖、零拒绝”。近三年我市义务教育安置率达到100%。下一步,我市将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类别和程度开展特殊教育指导,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努力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充分发挥资源中心作用的建议。一是提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功能。沈阳市已将特殊教育学校由单一教育功能向集教学、研究、指导、培训等多元服务功能转型,具备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残疾人学习教育中心、家长培训中心为一体的资源中心,服务全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目前,沈阳市13个区、县(市)均已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二是充分发挥普通学校资源教室作用。沈阳市按照国家《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配备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全市已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90个,极大地满足了残疾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和康复训练需求。下一步,我市还将根据学校需求,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提高资源教室使用效率和运作质量,落实教育教学特殊关爱要求,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后开展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提供便利条件。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