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模式,推动沈阳市竞技体育人才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政策研究制定,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建议。为推进学校项目品牌建设,沈阳市教育局出台了《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沈阳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美育人才一体化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沈教办函〔2021〕131号),在不违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政策的前提下,要求各区、县(市)进行项目布局顶层设计,首先在区域内确定1所高中阶段学校为某项目的龙头学校,按照《普通高中自主招收体育、艺术特优生工作方案》进行项目招生(2022年全市招收体优生的高中学校41所,招生计划760人,呈逐年上升趋势,招生项目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手球、棒球、垒球、冰球、网球、英式橄榄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棋牌类、赛艇等18项),同时在区域内布局M(2—3)所初中和与初中同学区的N(3—5)所小学,形成有效衔接项目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断层和衔接问题,使学校体育项目品牌建设形成系统化。目前,各区、县(市)统筹布局项目包括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网球、橄榄球等9大项,含盖高中学校21所、初中学校43所、小学110所。 二、关于“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模式,拓宽人才挖掘选拔途径”的建议。沈阳市体育局与沈阳市教育局加速推进体教融合工作发展,近年来,在年度学校体育竞赛、冰雪进校园、“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教练员培训、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等诸方面均开展了广泛深入合作,体育部门的场馆、教练员、裁判员等资源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沈阳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常年联合开展的市级各项体育竞赛涵盖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冰球、速滑、跆拳道、健美操、围棋等十余项,并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开展“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裁判员的评选。此外还共同举办三大球交流活动,活动涵盖培训、竞赛,并为三大球点校配备体育器材。为推进“一校一(多)品”建设,今年我市将评选30所“一校一(多)品”特色示范学校,召开沈阳市“一校一(多)品”特色项目建设推介会,并联合市体育局开展59所新周期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估认定工作,将向体育专业机构(上一级学校)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纳入评估加分指标,促进学校和体育专业机构之间的人才流动。 三、关于“开放办体育,联合来培养”的建议。为推进开放办体育,联合来培养,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以项目形式互相协作,一是辽宁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拟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公益进校园,服务三点半”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活动,并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优秀体育社会组织、体育俱乐部,以“公益进校园”的形式帮助各学校开展运动项目建设,我市共有53家社会体育组织参与评审,为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解决学校体育专业人才不足和体育专业部门选材提供了双赢空间。二是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为充分发挥体育部门的体育协会、青少年俱乐部等培训机构专业优势,沈阳市体育局与沈阳市教育局共同商定,采取派遣教练员进校园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在市内五区每个区选取一所小学作为试点,结合学生兴趣普及程度以及校内体育设施条件,提供“三大球”、羽毛球、武术、体适能、啦啦操等7个项目供试点学校选择,目前试点工作已进行过半。三是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统筹安排体育专业院校对口支持有关区、校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使体育专业院校与受支持学校实现双赢。四是市教育局会同市体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的冰雪进校园上冰雪活动,由市体育局统筹安排六家冰雪场地,为冰雪特色学校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上冰雪活动,通过冰雪场地专业教练员入校上冰雪理论课和学生到冰雪场地参与冰雪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并学会一项冰雪运动技能。此外,各中小学还根据学校自身体育特色发展需求,在区县市教育局统筹安排或学校自主安排下,聘用校外体育专业教练员到校任教或开展训练带队工作,据统计,只足球一项,与各体育专业机构合作的学校就有81所,外聘教练员197人,有效解决了学校专业教练员的缺失问题。关于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审批,在符合申办条件前提下,可以到属地区、县(市)教育局办理教学许可证,只是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省已暂停办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工作。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转变思路,不断完善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模式,为推动沈阳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3年3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