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到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建议的内容,并和您进行了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委员的想法和意见,梳理出了问题清单,具体为: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规划;2.加强校园内体育锻炼;3.加强教师队伍心理疏导专业化能力提升;4.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议非常全面具体。能够影响和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结合委员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清单,我们向您重点汇报以下四方面工作具体: 一、关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规划”的建议。 1.我市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除了日常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科间教育渗透,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外。坚持每年都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7月,组织学生代表参加抗战爆发83周年主题活动;9月18日组织学生代表参加撞钟鸣警仪式,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中央电视台对两项活动都予以了直播报道。同时,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也多次就抗美援朝、“九·一八”等专题活动,引导师生通过缅怀先烈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2.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市委教科工委、市教育局名义下发《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行动方案》(沈教科发〔2021〕1号),全面部署加强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任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要将心理健康课和健康教育课排入课表。通过心理服务站、咨询信箱、微课堂、校园广播等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心里环境,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尤其针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学生人群开展排查,确保及时疏导和干预。 二、关于“加强校园内体育锻炼”的建议。 (一)明确要求,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水平。一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以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切入点,强化学生在校活动时间。要求小学1-2年级的小学生每周上4学时的体育课,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上3学时的体育课,高中则应不少于2学时。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在午后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并列进课表。同时,学校每天开展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二是努力提升课程质量。不断加大课改力度,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兴趣为重点,以加强运动为核心,坚持强制性与引导性相结合,创新载体和形式,深入推进中央提出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至少掌握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三是开展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求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节,组织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三棋、乒乓球、健美操和健身操等八项竞赛,并不定期举办各种群体竞赛活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两次以上的特色项目体育比赛。 (二)加大投入,为校园体育提供保障。积极改造学校体育锻炼硬件环境,添置体育器材,自2018年以来,全市教育领域基础建设工程新建及改扩建体育场72个,新建及改扩建体育馆28个。目前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已经实现“塑胶化”,保障全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设备器材的完善和补充。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条件。 三、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心理疏导专业化能力提升”的建议 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在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起,我市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辽教发〔2014〕125号)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目前,我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923名专(兼)职教师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达713人。同时市、区分别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引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规范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和交流工作。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在班主任培训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班主任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心态的变化,提升班主任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关于“加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的建议。 为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是全市各中小学充分保证每日诵读时间,其中小学、初中充分保证每周一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和诵读经典。二是打造基地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和平区南京一校、皇姑区岐山一校等46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校经典诵读习惯养成计划及经典诵读活动做法和经验。三是搭建平台,提升工作质量。连续八年举办了“沈阳市中小学纪念孔子诞辰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成果交流展示会”,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连续10年举办了沈阳市中小学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累积参与学生5000余人,教师1000余人。连续4年参加了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近40名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在现场课展示中获得特等奖。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经成为沈阳市中小学读书季期间的品牌活动,通过师生共同朗读经典,重温先贤之训,激发了广大师生的诵读热情,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 在读书季期间,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阅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体会,举办一次读书分享,组织一次读书达人评比,进行一次书香班级评选主题活动。各区、县(市)教育局结合实际开展了“好书推荐”、“致敬抗疫英雄,凝聚中国力量”线上演讲、“益起读书 逐梦书香未来”捐书助读、“家校润德”亲子共读、“悦读幸福 阅想童年”师生共读等活动,激发了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引导广大师生读书尚学、尊重知识,打造书香校园。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了辽宁省第九届“华育杯”好作文网络展评活动,参与人数达到59719人次,位于辽宁省第一名,受到省教育厅全省通报表扬,为广大学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分享的载体,对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将继续从多角度、多层次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为孩子创造科学合理健康的成长环境。 感谢您(你们)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1年4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