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第0509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4-05-22    】【打印本页】 【关闭

建议人:高  雯

建议主要内容:1.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履行监管责任。2.由财政拨款,解决市内中小学体育设施,尤其要有中考体育加试的设备,增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3.保障学生学习、运动时间。4.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提升合力。5. 体育中考建议加上对学生体脂率的考核。

主要办复情况:1.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施“知识+体能+技能”课程内容。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基础上,适度增加体育课时。在《2024年沈阳市中小学科学锻炼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2.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创新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为主,与学校实际、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内容。2024年,市教育局将以全员参与为目标,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校园健康跑”、“校园吉尼斯”创建、武术教学成果展示评比、体质健康专项赛等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并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阳光大课间”大赛,遴选“阳光大课间”优胜学校50所。在群体活动基础上,组织开展“三大球”及田径等15个体育项目竞赛,促进学生专业运动能力的提升,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发挥家校共育作用。学校与家长建立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课间户外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学校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评估和优化户外活动计划,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4.发挥中考指挥棒作用。新的中考体育考试方案,注重过程性评价考核,将过程性评价以30分纳入中考总分,内容包括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两部分,分别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进行评价考核和健康教育实际操作考核。

5.强化学校体育保障。进一步配强用好体育师资,加强中小学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强化体育教师基本功技能考核,充分发挥市区级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举办市级田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6期,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专项教学水平;在已完成629万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站点和150万户外乒乓球台等体育设备设施基础上,2024年将完成更新改造中小学足球场50个、篮球场40个、排球场30个、气膜体育馆2个,此纳工作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中,同时安排了179万元的跳绳、篮球、排球等体育器材购置专项资金,切实解决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满足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6.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市教育局将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教育督导重点内容,对各区县(市)教育局落实科学锻炼年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对区县市的绩效考核中,对于不能够开足开齐体育课或落实科学锻炼年具体措施不利的,将在评优评先中实施一票否决。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纳入对各区、学校以及校长的各类考核评价中,如出现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情况,则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