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教育部门保证中小学生正常课间户外活动时长的建议》(第0387号)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4-05-22    】【打印本页】 【关闭

建议人:阚雪飞

建议主要内容:建议我市中小学采取降低课业负担等方式,鼓励学生课间到操场进行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日1小时左右的户外运动时间。

主要办复情况:1.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聚焦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基础上,适度增加体育课时。在《2024年沈阳市中小学科学锻炼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有条件的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阳光大课间”大赛、体育优秀课大赛等活动,让师生重视体育活动,促进保证学生正常课间户外活动时长。

2.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创新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积极探索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掌握专项运动技能为主,与学校实际、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内容。支持学校建设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活动课、兴趣课、选修课,建立健全课外、校外体育课程体系。优化时间安排,充分利用早晨、课间以及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晨练、晨跑、大课间、社团活动等体育活动,促进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全员化、常态化、生活化、品牌化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提升。鼓励学校与体育职业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社团组织等合作开展课余训练,服务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学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同发展,形成教体深度融合、高水平发展的长效机制。

3.强化学校体育保障。进一步配强用好体育师资,加强中小学新任体育教师培训,强化体育教师基本功技能考核,充分发挥市区级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举办市级田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6期,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专项教学水平;加强校园“三大球”设施设备的修缮工作,并将此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中,年内完成更新改造中小学足球场50个、篮球场40个、排球场30个,完成2个气膜体育馆的修建工作,统筹组织各区县(市)教育局做好跳绳、篮球、排球等体育器材购置工作,切实解决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满足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

4.发挥家校共育作用。学校与家长建立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课间户外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学校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评估和优化户外活动计划,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