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赵 昕 建议主要内容:1.针对心理健康的未成年人,开展促进性心理健康服务。2.针对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专业矫正性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 主要办复情况:一、关于“针对心理健康的未成年人,开展促进性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议。一是市教育局今年年初下发了通知,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及师资配备情况纳入“幸福教育”考核体系,并将学生心理干预纳入对区县月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督促区县指导学校开足开齐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二是我局认真执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在地方课程《人与自我》和校本课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每周安排0.5课时,分学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目前,全市中小学里既有教材保证学习内容,又安排课时保证学生能够学到相关方面的知识。三是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公益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通过各级家长学校授课、公益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途径倡导智慧家教新理念,每年组织全市范围的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活动。四是通过组织开展家庭亲子社团、家教宣传日、书写家庭教育日记、好家长评选和“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激起学生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坚强意志,不断地去进行自我完善,从根本上消除猜疑和狭隘等不良的心理。二、关于“针对有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专业矫正性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的建议。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共有1498名心理健康教师,其中专职教师573人,全市中小学能保证每所学校配备至少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市教育局委托沈阳师范大学对710余名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分批分学段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二是市、区分别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加强教研力量配备,引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规范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和交流工作。三是坚持在班主任培训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班主任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是心态的变化,提升班主任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四是通过宣传教育、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结合每学年两次的心理测评预警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加强与第三方专业医疗或咨询机构的沟通合作,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消除社会偏见和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