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苏冬梅 建议主要内容:1.探索开设公益性公办夜校。2.提供多样化课程。 主要办复情况:一、关于“探索开设公益性公办夜校”的建议。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需于民”,着力满足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2022年起,市教育局开展了“幸福教育进社区”工作,工作中,坚持将“安全、健康、乐学、成长”核心内涵融入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2023年安排市级专项经费1527万元,培育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180个。面向全龄段人群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全面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氛围,2023年“幸福教育进社区(村屯)”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3年,我市率先出台了《沈阳市推进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支持学校强化社会服务职能。结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安排,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年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到2024年底,全市中小学、有条件的幼儿园和社区学院100%建成青年家长学校,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沈阳开放大学(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以家庭亲子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开发幸福教育亲子学堂项目。市人社局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鼓励优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办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项目资质,动态调整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目录,并通过沈阳舒心就业服务平台对外宣传,提高重点群体参加培训积极性。目前,我市共有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70余家,培训专业(工种)百余种。共青团沈阳市委以解“青年之忧”为忧,以纾“青年之困”为念,以暖“青年之心”为责,依托沈阳市团校(沈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阵地,开办沈阳“青年夜校”。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辽宁省市民文化夜校的分校区,在晚间时段为18-60岁的市民提供古筝、数码钢琴、书法、美术等文化艺术普及课程,开启了文明实践的“夜间模式”。皇姑区黄河街道庐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于2024年1月正式落地“友邻青年夜校”项目,将传统文化与夜校学习有效结合。二、关于“提供多样化课程”的建议。为规范社区幸福教育课堂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市教育局印发了《沈阳市社区教育课程分类体系(试行)》,针对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开发课程,目前已开发3大系列30个门类课程。2024年委托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发精品课程900节,为居民学习提供优质化数字学习资源。沈阳开放大学(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幸福教育亲子学堂项目,开设了12个门类课程,包含了素养教育类,手工类等学科,共有1万余人次学员与家长共同参与学习;关注新时代职场员工的继续教育需求,面对社会开展“1+X”证书培训,提供职业收纳整理、家庭教育指导等37门课程。市人社局围绕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学生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就业重点群体职业技能素养和就业能力。截至目前,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就业技能培训4458人次。共青团沈阳市委的沈阳“青年夜校”,开设手绘彩铅插画、尤克里里弹唱、成人古典舞、办公软件日常使用、身体综合素质训练等9门公益免费课程,课程安排在每周五晚18:30—20:00。庐山社区开设了掐丝珐琅、国潮书法、团扇绘画、传统书法、声乐合唱等11门类课程,实行“点单制”课程设置,受到青年朋友的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