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马 丽 建议主要内容:1.完善老年教育体系。2.构建老年教育联盟。3.加大老年教育经费投入。 主要办复情况:一、关于“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体系”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工作,2022年起全面启动四大民生工程进社区行动,市教育局坚持将“安全、健康、乐学、成长”核心内涵融入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构建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13个区县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110个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学校)、1513个社区居民学校(老年学习中心)组成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体系,2023年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同时,积极挖掘典型案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2023年,我市和平区、沈河区获评首批辽宁省示范性老年大学,10个街道获评省示范性老年学校,28个社区获评省示范性老年学习中心。为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体系,印发了《沈阳开发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加强与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联系协调,推动建立起纵横联通、多元协同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模式,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和线下送课为手段,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并将继续以沈阳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增加四级体系管理功能,做到各级管理独立直达联络通道,实现老年教育教学全覆盖,课程可定制服务。 二、关于“构建老年教育联盟”的建议。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我市学习型城市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安排,市教育局、市民政局、沈阳开放大学等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全面推进老龄工作。市教育局统筹学校教育资源提供专业保障,组建了中小学社区讲师团、社区兼职教师讲师团和社区志愿者讲师团队伍,通过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统筹培训,各地区分级管理的模式,夯实专业队伍保障,组建858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2024年委托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开发精品课程900节,为居民学习提供优质化数字学习资源。市民政局全面启动“品质养老”进社区(村屯)行动计划,分级分层打造“基本类、提升类、示范类”养老社区(村屯),与“幸福教育”进社区行动相结合,整合老年大学、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资源,通过与社区(村屯)对口合作、签约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切实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功能,打造“区域养老服务联盟”,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服务,目前,已培育品质养老社区541个、村屯431个,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达到100%,为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夯实了阵地基础。有效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建立以沈阳老年大学、沈阳市老干部大学以及市属高校老年大学为基础的区域老年教育联盟。依托沈阳社区大学和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优势,建立沈阳老年大学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的体系教育联盟。充分发挥沈阳老年大学在本区域协调统筹作用,共同助推沈阳老年教育事业高效持续发展。 三、关于“加大老年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每年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持续加大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资金保障力度投入,仅2023年相关专项经费投入达3797万元。一是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市本级投入2135万元用于幸福教育进社区项目,支持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示范点标准化建设、设备购置和送课课酬等支出,提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服务能力。二是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支持沈阳开放大学两邻学院改造及学科建设,多维度创新融合,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不断充实和提升两邻学院办学能力。三是积极筹措资金800万元,支持皇姑区、和平区、法库县等8个区县开展老年教育示范区和老年教育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提升老年教育质量,丰富知识获取渠道。四是统筹文化、科普等方面资金支持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安排60万元支持社区科普大学授课、印刷教材等,持续促进社区科普大学教学能力提升;安排132万元用于补充书籍,安排70万元用于村委会、村党支部订阅党报党刊,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2024年继续安排市本级财政预算2192万元,支持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