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鲁小莽 建议主要内容: 1.完善政策落实机制加强对“双减”工作政策的宣传和培训,使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和教师充分理解政策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推动政策在实施中得到真正落实。通过实地考察,监督学校。2.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增加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比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鼓励学校与社会资源融合,扩大学生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获取渠道。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3.减少学生课时负担建立合理的学生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自主发展的时间。还是强调严格执行作息时间,不能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把睡眠时间,吃饭时间还给孩子。推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非学校教育。加强学科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数据记忆和机械性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4.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建议教育系统由国家直接管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加快教师的职称改革,激励和留住优秀的教师人才。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纳入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教师的行政工作和非教学任务,让他们更多地专注于教学和学生发展。 5.加强资源公平分配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和资源支持,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建立良好的教师交流和学校合作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置。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远程教育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主要办复情况:一、继续深入加强“双减”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1.切实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建立作业管理校长负责制、总量审核监管制、质量定期评价制、教师试做指导制等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时长和难度,丰富作业类型,构建起“五育”并举的多元作业体系;更新作业管理理念,以加强小学3-5年级作业管理为“小切口”,探索小学3-5年级学科类作业利用普惠性课后服务时段完成,基本实现小学不带书面作业回家,以此撬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减负提质“大文章”;常态化开展作业专项教研,组织市区教研团队和骨干教师研发作业范例,出版学生基础性作业系列教辅材料,并上传至沈阳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供全市学校、师生免费学习使用,助力教师作业设计专业化水平提升。 2.持续规范课后服务管理。政府平均每年安排1.47亿元专项资金保障普惠性课后服务,90%用于教师补助;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在以校内教师为主的基础上,聘请3290名校外专业人士参与个性化服务,探索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劳动、阅读等服务,成立兴趣小组和社团1.5万个;在全省率先推行市级课后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学校排课、学生选课、考勤、评价等功能,真正做到了让管理更高效、让服务更便捷,是信息化手段赋能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生动实践。 3.优化升级“名师在线”公益课堂。组织名校名师利用休息日通过“智慧教育网络课堂”为全市初中学生提供免费辅导和答疑,此举让“七市一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学生共享沈阳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省属“首创”。截至目前,已开展公益活动共27期,提供在线直播课408节,累计服务学生14.8万人次。“名师在线”公益活动让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逐步减少,选择参加“名师在线”课堂的初中学生达到了87.3%;家长认可度高,参与调查的12万家长中有90%家长认为“名师在线”课堂的效果非常好,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更加凸显。 二、提高教师待遇,减轻工作负担 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我市高度重视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在全市教育大会、年度教育工作会上多次要求健全教师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优先保障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收入,实现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同步调整。将教师工资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优先保障,并逐年加大经费投入。持续落实《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工资待遇保障。 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方面,出台《沈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不得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摊派给中小学,把不必要的加重学校负担的活动减下来,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妥善处理群众诉求。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保证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 三、深入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依据“七人普”统计结果,提前谋划、精心测算,全面启动“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专项行动。到2023年,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173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5所,切实防止“大班额”反弹。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认真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行“互联网+”教学方式,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全市成立74个教育集团,建成103所新优质均衡(示范)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9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