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雅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到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建议内容,梳理出建议清单,具体为:1.贯彻落实中小学爱国主义课程。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爱国主义教育与常规教育结合,促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4.开展多种形式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线的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5.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素材。6.注重利用纪念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师生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工作。7.组织和号召同学们走进红色景点、继承红色基因。 市教育局非常赞同代表在建议中的观点,这与新时期国家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近年来,市教育局围绕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推进方案》《市委教科工委 市教育局关于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体工作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全市中小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形成了“劳动模范主题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校园”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全市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展现出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活动和工作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结合代表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我们向您重点汇报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及下步打算: 一、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爱国主义课程”的建议。市教育局注重加强课程建设,努力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当中。实现全学段、全学科、全方位渗透式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培养能担大任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发挥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形成课程管理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下一步,市教育局拟邀请劳动模范、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代表性人物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全方位、多角度拓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深刻体悟党和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另一方面,努力推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互联互动,充分挖掘整合各学科育人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关于“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建议。结合沈阳革命历史,市教育局在学校各类课程中有机融入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组织学校打造红色文化景观、长廊等活动区域,用“红色文化”抹亮校园底色,发挥学校育人功能。要求各地各校围绕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精心设计主题标语、节日小报、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向中小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下一步,市教育局拟开展中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创建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在该项活动中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创建,营造爱国主义教育随处能见、随时能学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与常规教育结合,促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的建议。班主任是常规教育的中坚力量,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严肃师德师风,强化班主任理想信念教育,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与常规教育结合。去年,市教育局开展“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技能展示交流”活动,搭建班主任和思政课教师交流平台,帮助中小学教师树立牢固理想信念,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人民教师。下一步,市教育局将面向全市班主任开展评选活动,评选出100名市骨干班主任,推进“千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征集优秀家访手记,以评选活动促进班主任队伍先进性专业性,让爱国主义理念通过教师队伍根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实现铸魂育人。 四、关于“开展多种形式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线的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的建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市教育局联合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在我市的和平、沈河、皇姑、浑南等4个区中小学试点开展了“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强化文化认同、传承文化其因、培树家国情怀。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全面铺开“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活动,重点在“八德”课程中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实现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由认知、认同到热爱进而做到自觉传承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理念,引导学生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举感,自觉践行爱国行为。 五、关于“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素材”的建议。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市教育局将优秀红色影视、文学艺术作品纳入教学计划和日常活动,经常开展观看、宣传、教育工作。2022年,组织中小学生观看红色影片《钢铁意志》并开展纪实片《故事里的红色辽宁》观后感征文活动。日常组织中小学广泛开展红色手抄报、红歌赛、“红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并在活动中涌现多个特色亮点,如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创作的红色校园剧《一截铅笔》曾获得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展演戏剧类一等奖。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利用好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深挖爱国主义素材,与宣传部门加强合作,积极开展系列活动,让新时代青少年在学思践悟中形成对国家发展的强烈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六、关于“注重利用纪念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师生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工作”的建议。市教育局注重挖掘关键时间节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举行纪念活动回应学生对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性的期待。一是发挥党、团、队组织优势,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队日活动和主题班会以及各类社团活动之中;二是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与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仪式,并在寒暑假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全市70余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赓续红色血脉,继承革命传统,立下报国之志。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利用重要纪念日,在九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活动,激发师生爱国主义热情。 七、关于“组织和号召同学们走进红色景点、继承红色基因”的建议。市教育局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研学活动相结合,经常组织同学们走进红色景点,开展“打卡红色经典”实践活动。目前,沈阳市已经有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沈阳铁路陈列馆5家国家级研学基地,都开发了贴近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红色研学课程,每年完成了120余项红色研学教育活动,发挥了很好的教育功能。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发挥好满洲省委旧址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对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结合沈阳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全市打造10条红色经典线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今后市教育局将继续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凝聚家校社协同力量,统筹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全方位、常态化教育机制,引导青少年深刻感知历史方向,激发全市中小学生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