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试点构建 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议(第0572号)的答复 苏丽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双减试点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议收悉。“双减”是教育格局的重大变革,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课后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不断突出。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现向您汇报和答复如下。 一、关于聘请社会机构的兴趣班老师进校园辅导等建议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全面升级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后育人活动,包括体育、艺术、益智创新、拓展训练等。目前,全市已成立了近1.2万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个性成长的空间与时间。为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我们鼓励学校畅通课后服务渠道,可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学校可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或校外培训机构合作,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名家大师、能工巧匠等人士走进校园。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聘请了约3290名校外专业人士参与课后服务,有效提升了课后服务工作水平。 自2021年以来,我市有部分初中学校探索开展周六课后服务,目的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新学期,我们更加严格规范了周六课后服务的管理,要求学校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体育运动、特色活动等课程课时,并要求周六课后服务总时长不超过8小时。严禁学校在周六课后服务时间内讲新课、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对于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学校,不得开展周六课后服务。 二、关于尽快完善体育设施和设备等建议 一是启动气模体育馆建设项目,初步完成前期气膜体育馆建设规模摸底调查,建立了暂无体育场馆并具备建设气膜体育馆学校的数据库,具备建设气膜体育馆的学校达到百所以上,并初步确定2022年首批20个气膜体育馆建设学校名单,气膜体育馆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所条件,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有效保障。积极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化测试器材配备,市教育局统筹组织各区、县(市)采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型测试器材,并设立专项资金629万元给予大力支持,智能型测试器材的装备将全面提高学校组织标准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将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达标锻炼和测试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二是要求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学校要保证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三是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学校保障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落到实处。同时,我们鼓励学校积极举办全员性竞赛及达标活动。四是加强健康教室建设管理。从2020年起,投入市级专项经费6848.58万,对于全市20884间教室灯光达标改造,利用2年时间实现全部中小学校的教室照明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学校加强可调式课桌椅配备,使用固定课桌椅的,每个教室至少配备3种型号,依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及时调整高度,确保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五是认真执行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在地方课程《人与自我》和校本课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每周安排0.5课时,分学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六是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目前学校正在落实安装窗户栅栏或带锁沙窗,预计今年暑期全面完成。七是鼓励和支持学校因地制宜,突出办学特色,通过举办运动会、体育技能大赛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关于学校提供三餐服务等建议 延时上学和“5+2”课后服务模式启动后,一些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家长的需求,为学生增设了早晚餐。这些学校是依据有意愿的家长提出要求,家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商榷后向学校提出建议,学校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如果食堂能够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学校可以与家长和家委会共同商定相关事宜,做出合理安排。 部分学校利用智慧食堂管理系统为学生选餐提供便利,一般是提前一周在学校提供的菜单中选择下周的餐样,以保证食堂有足够的时间配备食材。因校园食堂的特殊性,无法像社会餐饮那样实现随意点餐。目前大部分学校食堂是三菜一汤或者四菜一汤,学校定期更换食谱,做到膳食营养均衡。您提出的有关建议,从长远发展来看,会是一种趋势,我们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在域内学校尝试开展点餐工作。 我市已有学校通过间食或午餐增加了水果和奶制品,更多的方式则是家长根据学生喜好自行购买,然后带到学校。为保证学生营养均衡,学校可以根据家庭消费能力、家委会建议等情况,增加相关食品。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