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赋能“双减”的建议 (第0177号)的答复 赵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赋能“双减”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丰富多彩体育赛事活动,突出赛事活动的引领带动作用”的建议。 我市积极开展市、区、校,小、初、高双三级体育赛事,其中,沈阳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每年联合开展的市级各项体育竞赛含盖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冰球、速滑、跆拳道、健美操、围棋等十余项,还组织开展旨在全员参与的沈阳市中小学“十百千万”强身健体展示活动暨“校园吉尼斯”创建活动,选择蓝、排、足等十个项目设立“校园吉尼斯”纪录,进行校、区、市三级纪录创建活动。此外,体育部门及各区、县(市)和学校每年还举办相当规模的各项体育赛事,同时组织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 二、关于“拓宽体育赋能载体,推动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作用”的建议。 我市以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发展,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足球传统特色学校197所、篮球传统特色学校83所、排球传统特色学校10所、冰雪传统特色学校27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7所,有效推动中小学特色发展。为推动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作用,充分发挥体育部门的体育协会、青少年俱乐部等培训机构专业优势,让体育赋能“双减”,沈阳市体育局与沈阳市教育局共同商定,拟采取派遣教练员进校园的形式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初步拟在市内五区每个区选取一所小学作为试点,结合学生兴趣普及程度以及校内体育设施条件,提供“三大球”、羽毛球、武术、体适能、啦啦操等7个项目供试点学校选择,增加体育服务供给,确保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现此项活动已进入招标阶段。为加强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建设,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化测试器材配备,市教育局统筹组织各区、县(市)采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智能型测试器材,并设立专项资金629万元给予大力支持,目前,款项已拨付到各区、县(市)。另一方面拟启动气模体育馆建设项目,初步完成前期气膜体育馆建设规模摸底调查,建立了百余所具备建设气膜体育馆学校的数据库,并从今年起启动建设,预计达10个以上,将大大改善学校体育活动场所条件,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达标锻炼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有效保障。 三、关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培训,强化优秀体育人才引领,提升中华体育精神”的建议。 为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我市拟定了《沈阳市加强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大对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配备和培训力度,市级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开展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三年内完成一次市、区、校三级一体的体育美育教师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体育美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竞赛水平。同时要求各区、县(市)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合理规划,每三年至少完成一轮体育美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我市还从2019年起,启动了沈阳市基础教育学科工作站建设,在市教育研究院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学科教研员牵头组建,是由同一学科名优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科研、培训、评测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教学研训共同体。为提升中华体育精神,市教育局在各项竞赛中均开展“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裁判员评选,将“严格遵守每项赛事竞赛规程和赛区管理要求,一切行动服从赛会统一指挥,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和大会纪律,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践行礼仪”等体育精神作为评选条件。 四、关于“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的建议。 为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我市将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办好家长学校,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沈阳经验。从体育方面,我们将鼓励学校科学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并配合家长做好督促,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为学生完成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提供支持。市体育局预计2022年内创设15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服务驿站,将赛事活动、健康指导等功能落户驿站,帮助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监管,我市积极推荐青少年俱乐部等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组织的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评审工作,我市共有53家社会体育组织申报参与评审,通过评审将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的监管力度,同时为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规范经营提供依据。另外,市体育局将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工作,结合我市实际计划,2022年内编制我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级评定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促进我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少年。 下一步,我们将在有效推进体教结合工作基础上,结合您的建议,进一步丰富体育竞赛项目,强化师资引进和培训,构建家、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有效助力“双减”工作高质量开展。现已初步拟定在沈阳市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足球、篮球、排球、棋类、乒羽、冰雪等六个体育专项委员会,由专项主任委员所在单位牵头推进各专项活动开展,主要包括:整合全市相应项目学校组成专项联盟,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体育团体资源,对联盟学校工作进行业务研究,统筹指导、规划和服务,重点制定寒暑假期专项联盟活动,以此促进项目发展,助力体育赋能“双减”的工作力度。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