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建议》 (第0080号)的答复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2-03-16    】【打印本页】 【关闭

关于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建议

(第0080号)的答复

吴韶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到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建议内容,并与您进行了电话沟通,深入了解代表的想法和意见,梳理出了问题清单,具体为:1.建立定期参观博物馆机制。2.建立联动机制,开展博物馆进课堂活动。3.开展观展前专训。4.试点开展中小学生参加博物馆志愿者活动。

您提出的这些观点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近年来,沈阳市教育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实践活动载体,强化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清单,我们向您重点汇报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一、关于“建立定期参观博物馆机制”的建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博物馆教育,在市教育局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下,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金融博物馆等22家博物馆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市教育局积极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博物馆。为充分利用好沈阳本地教育资源,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的衔接互动,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活动,印制参观指南免费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生,引导和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走进博物馆,亲身感知沈阳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和市民爱家乡、爱祖国、建设美丽沈阳的深厚情怀。

二、关于“建立联动机制,开展博物馆进课堂活动”的建议。市教育局与市文广局高度重视博物馆与中小学历史文化教育良性互动,常年联合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组织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等多家彰显沈阳多元文化特色的博物馆走进全市中小学,并多次深入康平县、新民市、辽中区、法库县的农村中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工作,深受师生欢迎,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实现了有效衔接。2020年,联合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中共满洲省委与东北十四年抗战》百场巡展”活动,博物馆以流动巡展的方式走进全市多所小学,该巡展共计举行100场。

三、关于“开展观展前专训”的建议。各校在参观博物馆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能力开展展前培训,针对参观学习的内容,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讲授或通过辅助读物等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相应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不断探索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使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真正融入参观学习的过程。同时,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博物馆,去寻找不同学科要素的文物“表达”,将学科要素与博物馆文物更好的结合,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结合“双减”工作,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实践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需求。

四、关于“试点开展中小学生参加博物馆志愿者活动”的建议。市教育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实践做博物馆志愿者,参加博物馆的小小志愿者培训活动,通过学习科技、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以及系统培训礼仪、语言等专业技能,成为博物馆小讲解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每年都会通过选拔与培训招募小讲解员,切实丰富全市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也让小讲解员们在实际讲解过程中对图片和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收获全面的成长。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承办处室:德育处

人:杨慧

联系电话:22822832

     沈阳市教育局

202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