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创新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是提高学生整体创新素质的有效手段。我市对创新教育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将创新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工作范畴。市教育局曾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并定期到学校检查指导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多年来,沈阳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历年的科技周、大篷车都有我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身影。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形成了以东北育才学校、沈阳市第四中学、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以及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等12个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 您的建议与我们近些年的创新教育规划部署不谋而合,是我们正在进行并推进的工作。借此建议答复之机,市教育局联合市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共同将我们的工作向您汇报。 一、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组织和领导。 市教育局明确由基础教育二处负责全市的科技创新教育的业务指导,选派专人负责。各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和协调本地区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安排一位局领导负责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保证科技创新教育投入,在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内安排科技创新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学校安排一位校级领导主管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确定校内科技创新教育的执行部门,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创新教育的督导与评价。 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县(市)教育局要确保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开足科技课程。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随时掌握学校的开课情况。区县(市)教育局中、初(基)教科会同教研、督导等部门经常到学校检查指导科技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指导学校坚持寓科技创新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发掘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教育因素,自然地渗透科学思想、科技知识。 市教育局2018年印发了《沈阳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意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技创新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中必须开设科学课,课时数要达到《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的要求,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须严格按照教育部2017年出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执行。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的科学类课程都被列入学校期末考查和监测科目。我市从2016年开始的优质化普通高中评估,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按照国家要求,科学素质一直都是我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每名小学生都有“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由学校每学期按照对学生评价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为A、B、C档的学生准予毕业,同时获得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资格,得D档者不能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中全省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作为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的重要内容。 三、加大资金投入,为创新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市财政局历来重视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创新教育的良好条件。一是投入科技创新教育专项资金3106万元,用于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室标准设施建设、科技辅导员学习、培训及科技创新项目竞赛。二是投入专项资金7132万元,用于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三是投入专项资金31583万元,用于学校设备配备,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保障。四是投入专项资金2520万元,用于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场所和条件,同时也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加大对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支持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氛围。 四、积极开展课外、校外科技活动。 各区县(市)教育局在每年开学初制定本学年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为学校开辟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用于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结合重大节日或全市的科技周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各类科技活动小组,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学校设置科技展室和科技活动室,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器材配备目录配备科技教学和活动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环境。 2018年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组织全市中小学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航模竞赛、七巧板、魔方、飞叠杯竞赛等科技类赛事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生参与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高校科学营、科学影像节等科技、科普活动;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驻沈高校、科研院所优秀科普专家开展科普专家进校园活动,以及省、市优秀科技辅导员深入农村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五、加强学校科技教师队伍建设。 各区县(市)教育局严把科技创新教育教师质量关。科技教师的聘用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科技教师,科学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区县(市)教育局和学校加强对科技教师的培训,制定科学课教师分级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区县(市)教研部门设置专职科技创新教育教研员,重视理论研究阵地的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建立符合本地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对学校指导工作的制度。教研员定期到学校,加强对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的指导。 市科协、市教育局加强对科技辅导员的业务培训,邀请国内知名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家为科技辅导员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组织科技辅导员参加科协系统组织的全国性业务培训和科技类赛事活动的观摩学习,组织青少年机器人、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航模、七巧板等骨干教师培训与交流活动。 您的建议使我们深受鼓舞,增强了做好创新教育的信心和动力。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在创新教育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融汇您的建议,努力办好更优质的创新教育。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