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雅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教育系统已采取的工作措施 1.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提高学生教育的针对性。 每年,全市中小学通过组织新生培训,召开学生家长会等形式,宣讲校规校纪和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面临从少儿向青春期过度,极易产生心理困惑,学校对此高度关注,密切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及时通报学生的有关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动态,注重学生日常行为和心理的点滴变化,有针对性做好工作,积极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解学生不良情绪。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学校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师,配备了专兼职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开展心理问题预警和危机干预工作,每学期对新生进行一轮全面检测,隐蔽性筛查个别存在异常性格和偏执行为的学生,以便进一步进行重点干预。 3.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教育,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采取普遍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活动,2018年10月份,以“强化法制教育,杜绝校园欺凌”为活动主题,通过专题法制知识宣讲、典型案例分析、重点人员摸排、管制刀具清剿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讲预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有关常识及应对措施,告知学生和学生家长,一旦遇到或发现校园存在某种涉嫌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及时进行有效处置,防止事态扩大,让每一名学生充分认识到欺凌他人是不道德行为,是极端错误的,一旦造成不良后果,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加强部门之间合作,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 2018年,沈阳市教育局、综治办、公安局等11部门联合下发了《沈阳市教育局等十一个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沈教发[2018]41号),明确学生欺凌的界定、机制、预防、处置等有关事宜,明确并落实了部门职责分工,持续开展培训、督查、宣传、报告等系列活动。 5. 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专项督查,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 2018年5月,市教育局会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共同开展了一次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市里组成3个专项督导组,对6个区、县教育局、36所学校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工作档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部分区县教育局和部分学校在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从督导过程和结果看,应该说,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无论从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还是宣传教育和成果,均比较令人满意。 6.开展“少年法制互动节”,强化学生体验式社会实践活动。我局会同辽宁法制报社、市防范办、市公安局等部门,2015年至2017年,先后开展三届 “沈阳市少年法制互动节”大型体验式实践活动,为期30天左右、设置交通、消防、食品、应急避险、远离邪教、法制微电影等“互动训练”营地,每届参与学生2万余名,有近1万余名学生家长参加,通过亲子活动、独自体验等形式,有效地提升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7.健全警校联动机制,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全市中小学建立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由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派出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每学期至少给学生上一次“法制课”或“法制报告”,积极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法制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各辖区派出所均把校园及其周边作为巡逻防控的重点部位,在上、下学时段,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门口及学生上、下学必经路段作为巡逻必到点位,确保了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做到“三见”即: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并在主要地段建设“护学岗”,切实维护学生的安全。 二、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正如您所提的那样,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学生欺凌事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加强未成年人安全自护教育迫在眉睫。我们对此深有同感,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做这方面工作,希望能够不辜负您期望,尽可能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预防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事件管理工作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 一是成立以教育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校园欺凌惩戒机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学校、社区、家庭在消除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置;针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对受到欺凌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同时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恶性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的惩罚力度,避免个别学生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存在有恃无恐的心理,建立部门联动、多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共同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预警和危机干预机制。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学期开学,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尤其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及时了解、掌握显示特殊心理倾向和变化学生的言行动向,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依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并可征求家长同意,依据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并依据创建工作情况,予以在全市中小学进行普及。 三是多措并举,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渠道。进一步加强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建设工作,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教育针对性。探讨购买社会服务、安全法制志愿者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渠道,丰富安全法制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深入警察学校、监狱、安全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法治意识,提高自我安全防范和保护能力。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