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强全市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建议》第0518号)的答复

【来源:沈阳市教育局    日期:2021-06-10    】【打印本页】 【关闭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加强全市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建议》第0518号)的答复

王风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8年8月起,全市各区县按照省、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部署,对原隶属区教育局的招考办、教师进修学校、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房管所、中小学生保健所、少年宫等事业单位进行了整合,重新组建了教育事业发展中心或服务中心、研究中心等(以下简称中心),各中心为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不再隶属区县教育局,大多数区县将原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的职能划入中心,远离了教育系统。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随着2018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市教研员队伍建设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队伍管理体制问题、队伍归属感和稳定性问题、队伍素质问题、队伍上访问题等等。对此,作为曾经是主管部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置之不理。本着对队伍负责,对教育事业发展负责的态度我们积极调研,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积极呼吁,着力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

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我们已做的工作

1.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和疏导工作

机构改革之初,又恰逢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政策调整,部分教研员出于对未来能否保留教师身份和待遇的担忧提出了相关信访诉求。对此,市教育局耐心做好相关政策解答工作,并督促区县政府做好相关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队伍的不稳定情绪。

2.开展队伍现状调研

今年年初,我们对全市13个区县的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调研。个别由教育局领导兼任或由教育局代管业务的中心队伍相对稳定,其他单位则问题突出。另外,从教研员队伍看,全市13个区县教育研究中心共有2113名职工,其中教研员898名,占比42.5%。从教研员工资待遇执行标准和水平上看,教研员基本执行了高中教师工资待遇标准,年平均工资收入大约10.93万元/年,与当地义务教育教师基本持平。另外,从年度职称申报情况看,各区县人社部门(或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分配给中心一定的高级教师职数,在晋升职称上跟普通教师实现了同步。

二、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建议各区县对2018年教育教育事业单位改革情况进行“回头看”,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理顺工作关系,确保中小学教科研、学生保健、校外教育(包括青少年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招生考试、后勤服务(中小学后勤保障、学校规划、建设及房产基础设施维修)等职能不弱化,确保工作体系完整。在不影响事业单位改革成果和新组建的中心地位级格不变的前提下,最好仍由教育部门负责领导和管理。

(二)建议各区县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涉改单位教师的权利和待遇,如教师身份、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寒暑假期等。同时做好按照属地原则做好信访工作风险评估和预案,确保队伍稳定。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教育局

                           2021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