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四次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行动”。沈阳市苏家屯区教育局作为辽宁省唯一一个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参加论坛,苏家屯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评价研究会专家组成员陈小锋,以“增值评价引领区域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为题,在“增值评价的区域探索与实践创新“主题分论坛上,介绍了苏家屯区探索教育增值评价模式、实施幸福教育民生工程的经验。

苏家屯区城区内部、城乡之间一直存在办学规模、生源素质、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突出差异。为彻底破解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阻碍,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区教育局把突破口放在“创建评价体系和方法,引领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上。 苏家屯区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主旨要义和“双减”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全面启动以增值评价体系构建“安全、乐学、成长”的幸福教育民生工程。
苏家屯区探索建立的教育增值评价体系包括四个板块:“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5项指标在内的学生全面发展指数和6项指标在内的学校影响指数;区域教育发展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包括4个子平台和增值评价、教学效能评价、学科教学诊断、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等9个系统,构建“专业评价+智慧教育”双驱动发展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板块,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和评价数据解读两个系统;评价结果使用转化板块,包括学生学业成绩进步分析、学习品质与学业增值分析、人际关系与学业增值分析、人格发展与学业增值分析等,实现了依据实证数据改进教育教学。 增值评价体系应用后,充分释放了区内高水平学校的办学活力,加速了区域集团化办学,缩小了城乡、校际间教育水平的差距;促进了各中小学校的跨区域教育教学合作,引入先进理念与教研、教学资源,对标教育高质量区域建立了评价共同体,搭建出本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保障了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各项指标的落地,教育教学质量开始提升。仅以全区2020级初一学生在7年级下学期(2021年5月)和8年级上学期(2021年12月)的两次问卷作答数据为例:加强“双减”和“五项管理”后,学生作业体验向好,玩手机的时间变少,区内学校间学业增值幅度的差异减小,进步均衡度得到提高。在增值评价的基础上,区教育局率先探索幼、小、初、高“一体化适应性评价”,通过16项基础指标的测量,为小学、初中阶段找差距、补短板、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初高中学生制定了综合能力的提升规划,逐步推进小、初、高一体化协调健康发展的生态。 当前,沈阳市委市政府正实施“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专项行动计划,苏家屯区教育局将在实施幸福教育民生工程的赛道上,在未来三年逐步构建并完善以“三个健康”为核心,以“增值评价”为基础,以“一体化适应性评价”为辅助的全维度数字化“双减”评价体系,切实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紧密结合,以评价改革牵引区域教育的综合改革,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协同育人”。在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幸福教育上实现新的突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