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

石家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北京新增一处中风险地区

    

1月18日0时至12时,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同日,北京市新增一处中风险地区。

18日举行的石家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显示,18日0时至12时,石家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例,其中藁城区9例、新乐2例、正定1例、裕华区1例、长安区1例;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藁城。石家庄市副市长孟祥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尽快阻断病毒传播,消灭传染源,石家庄近日开始对以中高风险地区为主的全市域开展全面消毒。

长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8日发布通告称,自18日8时起,将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全域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仍为低风险地区。

经评估,北京市自18日起新增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为中风险地区。据了解,北京市17日报告2例本地确诊病例,2例确诊病例现住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社区。

18日,哈尔滨市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显示,18日哈尔滨市新增12例无症状感染者。自12日以来,哈尔滨市累计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据新华社电)


[进入] 2021-01-19

根据各地疫情变化 沈阳适时停运或恢复客运班车

    

1月18日,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帅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沈阳公共交通运输严格落实亮码乘车、测温进站、全程佩戴口罩等防疫要求。同时,动态调整中高风险地区、重点管控地区、重点关注地区客运班车,督促客运企业暂停有中高风险地区城市的客运班车,严防疫情输入。

随着沈阳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可能会有所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沈阳市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继续执行50%限流措施;对客运站每6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每两小时进行一次通风;对地铁车厢、公交车、有轨电车、长途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执行每趟次一消毒、一通风制度;对出租车、网约车采取“集中消毒”的基础上,加强“自行消毒”,由驾驶员利用喷壶、消毒湿巾等简便有效的方法对门把手、车窗升降按钮等乘客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一客一消毒”,切实减少病毒传播风险。鼓励巡游出租汽车企业、网约车平台公司积极组织所属车辆安装疫情防护“隔离舱”,提升防护能力。同时,对“三站一场”等客流集中的交通场站重点部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进场车辆逐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提醒,保证重点部位运输工具防疫安全。

当前,多省市出现新的疫情,市交通运输局动态调整客运班车,严防疫情输入。河北疫情发生后,沈阳第一时间暂停了相关客运班车,停止开具旅游包车线路牌。鉴于当前黑龙江省、吉林省出现新的疫情,沈阳也暂停了发往以上两省的客运班车,同时通知对方车辆停止发车。旅游包车停止开具去往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包车线路牌。下一步,沈阳市将根据疫情发展变化,适时恢复相应城市的客运班车。


[进入] 2021-01-19

核酸检测+健康码+通行码是最基本条件 中高风险地区来沈一律集中隔离14天

    

皇姑区重点管控区域解封

截至1月18日12时,沈阳已连续七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丝毫不能懈怠。1月18日,在“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二级巡视员毛印百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介绍了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皇姑中风险地区均已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1月18日,本次疫情3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在市第六人民医院治愈出院。患者治愈出院后,需在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病房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及医学观察。截至目前,累计治愈出院26例。从1月18日起,沈阳将皇姑区长江南街197-1号楼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截至1月18日12时,沈阳市已有17个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皇姑区中风险地区已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沈阳市现有中风险地区两个(铁西区卫工北街22号楼、铁西区笃工街道纳帕阳光)。截至目前,沈阳市已经解除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1841人,解除集中隔离次密切接触者7501人,解除居家隔离次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15717人。

从疫情重点地区返沈要主动报备个人信息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随着春节假期的日益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大、聚集性活动增多,将进一步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同时,春节期间的货物物流增大,低温条件下还需要警惕进口冷链食品和其他货物被病毒污染引起输入疫情的风险。广大市民朋友要持续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克服侥幸、麻痹的思想,共同巩固得来不易的防疫成果。

疾控部门提醒,春节返沈人员要主动报备信息,如果从境外及国内疫情重点地区返回沈阳,请向所在的社区(村屯)主动报备个人信息,详细告知您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返回时间与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及车次、14天内旅居史、是否从事进口冷链物流行业、个人联系方式等情况。同时,减少人员聚集,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时请控制在10人以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儿童及有流感症状人群尽量不参加。春节期间尽量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门,避免前往境外或国内疫情重点地区。

如所在地为中高风险地区 建议留在原地过年

春节临近,很多外地工作的人员可能会返沈过年,对于这部分返乡人群,目前沈阳市都有哪些规定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表示,如果工作当地已经被列入为中高风险地区,大家最好留在原地过年。如果确实有必要返沈,那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返沈之前应向所在社区(村屯)报备;其次,如果是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沈,一律需要严格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限至返沈后满14天,期间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是从国内低风险地区返沈,目前只需持有健康码绿码就可以。“对于从有疫情发生的地区的返沈人员,我们还建议提供7日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需要第一时间接受核酸检测。”王萍说,“总的来说:核酸检测+健康码+通行码是最基本的条件。”

另外,在返沈途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在任何场合必须佩戴口罩;第二,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第三,出行或返沈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鼓励错峰返乡,规划最短的返程路线,以减少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暴露时间。

老人就诊有“无健康码”绿色通道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医疗机构提倡手机预约就诊,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网上预约看病,市卫健委就此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呢?

毛印百表示,沈阳出台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协助无法提供健康码的老年人填写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二是提供便捷就医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并为老年人预留一定比例现场号源,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三是完善日常健康管理服务,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作用,为失能、半失能、高龄等行动不便的老年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上门服务。四是积极推进社区预约转诊,方便老年患者就近预约挂号,并对转诊老年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五是各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互联网+就医服务,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功能。六是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宣传培训。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进入] 2021-01-19

严防!新增确诊109例,其中境外输入13例、本土96例

    
1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上海4例,福建2例,广东2例,四川2例,天津1例,山东1例,湖南1例),本土病例96例(河北72例,黑龙江12例,吉林10例,北京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9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4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78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450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224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1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205例(其中重症病例4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38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8227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3846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415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9例(境外输入16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2例(境外输入6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46例(境外输入26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39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502例(出院8724例,死亡16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850例(出院751例,死亡7例)。


来源:国家卫健委
本期编辑:胡程远、朱田恬,制图:安然


[进入] 2021-01-18

1传102!

    

17日下午,吉林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疫情防控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截至17日14时,吉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例,无症状感染者80例。


102例感染者为同一输入病例林某传播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通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吉林省本次疫情传播链条清晰,为黑龙江省望奎县无症状感染者输入吉林省后引发本地传播。


  目前报告的114例感染者中,有9例为黑龙江省输入,105例为本地续发感染。在续发感染者中有3例是吉林省外输入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另外102例续发感染者为同一输入病例林某传播。


  该病例林某从事个体营销职业,为黑龙江籍,近期多次往返于黑吉两省,活动范围较广,接触人员多。1月6日至11日曾在公主岭市、通化市开展4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活动。病例林某是吉林省发现望奎县输入疫情后,通过排查同城密接人员后及时得以发现。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编辑:蒋川、杨翘楚



[进入] 2021-01-18

18岁以下人群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

    
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何?产能可以满足需求吗?对此,《新闻1+1》专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关注疫苗接种进展。

■ 新冠疫苗接种进展如何?

杨晓明:新冠肺炎疫苗从去年7月开始紧急使用,12月15日开展了重点人群接种。紧急使用共有400多万人接种。截至目前,重点人群接种已超过1000万人。从临床、紧急使用的观察数据来看,灭活疫苗安全性非常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局部的疼痛,全身有轻度的发烧,还有疲惫的情况,总体在预期可控范围内。

 3至17岁人群何时能接种?

杨晓明:从临床观察的设计来说,所有年龄段都进行了观察,都做了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3至17岁属于青少年组,18至59岁是青壮年组,60岁以上是一组,全部年龄段都能够接种。之所以目前限制在18到59岁这个年龄段,是因为青壮年组入组最早,数据最完整,是首先推荐接种的人群。3至17岁年龄段正在申报,3月份之前可以扩大到这个年龄段。

■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杨晓明: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过敏体质;还要看以往有没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如果有,一般不接种疫苗;备孕及孕期的孕妇也尽量不接种。大家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认真询问,确定自己是否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杨晓明:疫苗接种后,需要在两个时间段内进行观察:

●接种后30分钟内:需要询问受种者情况,因为过敏等异常情况,一般都在30分钟之内容易发生;

●接种后24至48小时内:受种者要观察注射局部有何反应,例如局部是否有红肿,全身是否出现了包括头疼、发烧,疲倦等症状,这些都是接种后需要注意的;

●接种后要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刺激注射局部。

 新冠疫苗能否合并为一针接种?

杨晓明:新冠疫苗疫苗打几针的问题,要根据临床研究和疫苗特性,以及是否能够有效刺激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能力来决定。目前,新冠疫苗根据I期、II 期、Ⅲ期临床和临床前的动物体内实验,设计的是打两针,间隔三至四个星期。这个间隔时间,打了两针后,14天抗体阳转率达到100%,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 针对变异毒株,新冠疫苗能否起作用?

杨晓明:在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已在实验室对不同地区来源的各种变异毒株进行了实验。对I、II期临床试验志愿者免疫以后的血清也做了综合实验,针对疫苗能不能针对不同来源的病毒变异株起到保护作用的实验,结果证明疫苗很有效。从目前的实验效果看,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包括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和以往全球分离出的其他8至9株变异毒株都有中和效果,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 新冠疫苗产量跟得上需求吗?

杨晓明:从研发灭活病毒疫苗开始,相关部门便做了规模化生产的准备。疫情发展以后,又在北京和武汉增加了两个生产车间。现在北京又在做第二期的车间,一期两个车间的年产能大约有1亿多剂,二期车间正在进行模拟验证,通过后今年的产能可以达到10亿剂以上。对14亿的人口规模而言,疫苗的供应量还是不足的,相关部门还在做三期,从“应接尽接”的角度讲,疫苗目前还是供不应求。

来源:新闻联播

责编:王远方
编辑:吴亚琦


[进入] 2021-01-18

新冠疫苗重点人群接种“满月”,他们如何了?

    

@中国新闻网

在今年3月前,3岁至17岁人群也有望获批接种新冠疫苗。


没有身体不适,一切正常。”居住在北京的张先生本周内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他告诉记者,接种后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只是针口处有些肌肉酸痛。约两周后,他还将接种第二针剂的疫苗。

自去年12月15日至今,中国开展新冠肺炎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刚过“满月”。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封多佳1月1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接种进展速度正常

山西正在开展对18至59岁间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韦亮 摄

当下中国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种类属灭活疫苗。封多佳介绍说,该类疫苗的工艺受到全球公认,已经用了几十年,有几十亿人在使用,是一种久经考验、令人放心的疫苗。“从实战经验来说,灭活疫苗稳定可靠。”

本月13日,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表示,该公司生产的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截至1月10日已向国内各省区市提供了超700万剂,用于紧急使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15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重点人群接种启动以来,全国接种剂次已超过1000万。

新冠疫苗接种共分两针,间隔时间为两周。 韦亮 摄

封多佳说,相关数据应该是企业根据疫苗供货量推测得出。按照相关疫苗投放的计划推算,这一进展属于正常速度。“首先要考虑多大的人群覆盖才能够实现群体免疫屏障,还要兼顾疫苗数量的有限性。”

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按照“三步走”策略实施。第一步是对感染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进行接种,包括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的工作人员,以及前往中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工作、学习的人员。第二步是对高危人群的接种,即感染新冠病毒后易导致重症甚至病亡的人群。第三步才是普通人群接种

为何制定如此策略?“因为疫苗的数量有限,需要按照感染风险来划分。”封多佳说,这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疫苗接种的基本指导意见。之所以将中国当前的接种人群控制在18岁至59岁之间,是因为该年龄段的试验数据已经得出,60岁以上、18岁以下这“一老一小”年龄组的试验数据仍在研究中。

每位受种者在接种前须填写知情同意书。 韦亮 摄

杨晓明也透露,从现在获得的数据和国家药监局申报程序看,在今年3月前,3岁至17岁人群也有望获批接种新冠疫苗

封多佳表示,这说明相关年龄组的试验已经完成。但他指出,疫苗接种可以覆盖全年龄,后续工作则要取决于疫苗数量供应能否跟上。具体的接种环节一定会有轻重缓急。“理论上是都要接种,但是要一步步来。”

实际上,杨晓明在受访时也提到,从“应接尽接”的角度讲,疫苗目前“还是供不应求”。

全球都紧缺。”封多佳说,现在报出的数字多是产能,而非产量。产能具有时间限制,例如一家疫苗企业的产能可以达到10亿支,但是达到这一产量可能需要两到三年。详细数字还是应该关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他也表示,对新冠病毒进行主动预防,接种疫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将来或许能够研制出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物,但这仍然需要时间。

1月14日,医护人员在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接种点为出租车司机注射新冠疫苗。目前,广东省正在按照优先口岸城市、优先重点人群的方式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新社发 李佳能 摄

尽管国内外皆有专家呼吁“应接尽接”,仍有部分人群表示不愿接种新冠疫苗或持观望态度。封多佳指出:“这是因为对疫苗不了解。”接种疫苗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非常小,即便有一点不良反应,与患病的痛苦相比也不算什么。

“我们现在对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有机会接种疫苗且无禁忌症,应接尽接赶紧接,不要再去犹豫,担心疫苗会有什么其他问题。”

构建群体免疫屏障是否需要所有人接种新冠疫苗?封多佳说,并不需要。国家正在制定更为详细的免疫规划,不同疾病的疫苗覆盖率也不相同。疫苗不是百分之百有效,要将“打折扣”的部分换算为需要增加接种的人口数量。

1月8日,北京市西城第一文化馆,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接种者问诊登记。从2021年1月开始,北京市各区按照国家确定的重点接种人群逐批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世卫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本月上旬受访时也表示,疫苗的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比如中国批准的首个疫苗,其保护率约为80%。若要建立66%的群体免疫屏障,就需要更多人群接种。“我们计算了一下,大概有85%的人群要接种疫苗。”

封多佳认为,85%是理论数字,具体接种率取决于疫情的变化。接种疫苗也是在干涉疫情流行,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疫情趋势会发生改变。在这样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疫苗接种工作也要相应调整。如果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发生更大的流行变化,对于85%的接种率,“可能就是这个范围了”。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原标题:《新冠疫苗重点人群接种“满月”,专家:应接尽接赶紧接》
记者:李纯

编辑:范丰辉

责编:马学玲


[进入] 2021-01-18

这些外国领导人,打了中国疫苗!

    


1月14日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接种了中国疫苗


1月1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一家医院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


在此之前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

也已经进行了接种

科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疫苗是安全的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13日接种中国科兴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并向民众进行了现场电视直播。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并非第一位

接种中国疫苗的外国领导人


2021年1月10日,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在位于塞首都维多利亚的一个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就在几天前的1月10日

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

就接种了中国国药疫苗


2021年1月10日,塞舌尔前总统富尔在位于塞首都维多利亚的一个疫苗接种点接种新冠疫苗。


约旦首相贝希尔·哈苏奈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

也先后接种了中国新冠疫苗


1月13日上午,印尼总统佐科在雅加达总统府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日前,秘鲁总统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

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愿意在必要时接种中国疫苗


图为秘鲁总统弗朗西斯科·萨加斯蒂


他说

“中国的疫苗用传统技术研制

其安全性是非常肯定的。”


这些外国领导人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他们对中国疫苗的信心


图右为巴林王储萨勒曼(2020年1月2日拍摄)。新华社/巴林通讯社


早在去年9月26日

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

就作为志愿者

接种了处于三期试验阶段的

中国国药新冠疫苗


1月7日,巴西卫生部长爱德华多·帕祖洛在巴西利亚出席新闻发布会。


1月7日

巴西卫生部长爱德华多·帕祖洛宣布

巴西计划购买1亿剂

中国新冠疫苗


1月13日

巴林国家卫生监督管理局宣布

正式批准中国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

在巴林注册上市


工作人员在科兴中维新冠疫苗包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秘鲁已与中国国药集团达成购买协议

首批100万剂疫苗将于1月底抵达秘鲁


迄今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

中国新冠疫苗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

已在埃及和印度尼西亚

获得正式批准使用


巴西、泰国、乌克兰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宣布向中国订购新冠疫苗


拉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从国家政界高层到普通民众

纷纷对中国疫苗报以期待的目光



“是的,我愿意”

体现的是外国领导人

对中国疫苗安全性的肯定


“我本人愿带头接种中国疫苗”

多国领导人已用行动

证明了对中国疫苗的信心


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一家医院,医护人员准备使用中国科兴公司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进行注射。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人类生命健康仍面临重大挑战

希望中国的疫苗

能够为世界人民带来健康和福音



来源:新华网综合


监制:安涛

编辑:王朝、李永锡

实习:王甦萌、林毓菁


[进入]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