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

截至8月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


8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广东13例,云南10例,上海8例,山东8例,四川2例,陕西2例,天津1例),本土病例80例(江苏61例,湖南9例,湖北6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海南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46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18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759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7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70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749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3498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1517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099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8例,其中境外输入37例,本土21例(湖北12例,河南8例,湖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57例(境外输入39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7818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002例(出院11721例,死亡2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63例(出院56例),台湾地区15753例(出院13001例,死亡791例)。


[进入] 2021-08-07

日媒:新冠溯源,不应该“双标”!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近日,日媒《今日日本》刊发新加坡独立评论作家孙喜的评论文章,批评美国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而且病毒还在不断进化。这场大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混乱,并在各国之间引发了政治不信任和紧张局势。查明新冠病毒的源头有必要,也很重要,但溯源应该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


首先,人们应该尊重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和中国的联合研究成果。2019年12月,中国武汉首次公开报告新冠肺炎病例,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就是这种病毒的源头。正如我们所知,1981年在美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但后来科学家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起源追溯到非洲的黑猩猩和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上。


今年,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明确强调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武汉)传人。文章称,对此,那些一贯声称中国是“罪魁祸首”的人一点也不满意。


其次,人们不应该鼓励双重标准的做法。美国某些政客故意无视中国—世卫组织的溯源联合研究报告结果,一再要求对中国进行重新调查。美方声称,在全球追踪新冠病毒起源的过程中,美国及其盟友将“共同努力”“对中国施加必要的压力”,敦促中国成为“参与者”,提供“透明的数据和访问通道”。然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早在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可能就在美国传播了。因此,如果真的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病毒源头进行新的追踪,那么首要的焦点应该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事实上,中国外交部已经公开敦促美国政府调查其与新冠病毒起源的关联,并调查美国本地的生物实验室,特别是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


第三,人们应推动合作而非对抗。可悲的是,一些国家将新冠病毒错误地贴上了“中国病毒”或“亚洲病毒”的种族主义标签,导致了美国和其他西方社会中针对中国人或亚洲人的排外暴力事件发生。


文章指出,西方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敌意从未消失。不过,乐观地来说,携手合作永远不嫌太晚,特别是在全世界仍在遭受疫情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把新冠溯源政治化,因为科学工作事关全人类的生存,不应该成为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游戏。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岳靓

终审:何屹


[进入] 2021-08-07

国内首台!新装备消杀冷链新冠病毒只需5秒

    

◎ 科技日报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高凌 王忆希


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添“利器”,只需照射5秒即可完成消杀,有望斩断曾让人为之色变的隐蔽传播链条!


8月6日,福建省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应急科研项目“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通过国家级专家论证,顺利进行技术验收。记者会上了解到,这是我国首台光催化消杀冷链病毒装备,也是国内在紫外和光催化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将为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消杀提供一种便捷、快速、无害的技术手段。



据福建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通过冷链食品及物流疫情传播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重要渠道,做好消杀工作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人民生命健康意义重大。为此,福建省组织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全力推进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应急攻关,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是其中进展成效最为明显的项目之一。


光催化被誉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净化技术”,该技术是让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纳米光催化剂上,使水和空气中的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迅速氧化分解为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其应用于病毒消杀遇到紫外光催化和臭氧剂量的确定,以及对食品的影响等关键点和难点。项目承担单位福州大学联合福夏科技公司以紫外光催化技术为核心进行攻关,建立以核酸结构深度破坏为特征的综合消杀新工艺与新装置。



经过多轮P3实验室新冠病毒消杀效果实验证明,相比常见的冷链病毒消杀技术,紫外线联合光催化复合对光滑不渗透材质表面新冠病毒具有较好杀灭效果,且病毒滴度下降更显著,完全达到并符合《国家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速度更快,适用于大宗产品的快速消杀;环境友好,属于物理消杀产品,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影响;性价比高,对单位体积的冷链产品消杀费用低于次氯酸消毒,设备一次投入可重复使用。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等组成的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的新冠消杀研究证据链完整充分,成果成效明显,科研及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较大,对新冠疫情的严防严控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目前,福建省正在加快推进产品备案,力争成为全国率先应用物理消毒设备消杀新冠病毒的省份。



来源:科技日报 福建省科技厅供图


编辑:张爽

审核:王小龙

终审:何屹


[进入] 2021-08-07

英媒:国内疫情恶化让美国人深感挫败、恐惧和愤怒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3日报道,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但目前美国却仅有一半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面对第三波疫情的来袭,美国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近日宣布了新的防疫指南,建议人们无论是否接种了疫苗,都要在室内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如今,许多美国人正怀着愈发迟疑、恐惧和沮丧的心情,盼着天气越来越冷,等待着学校重启的日子。

弗吉尼亚州连续两日报告了1000例新增病例,在之前的三个月里都没有出现过超1000例的单日新增。而在疫苗接种方面,该州算是全美做得比较好的,有54.78%的居民接种了疫苗。据州官员介绍,医院里几乎所有的新冠患者都是没有打疫苗的人。

来自弗吉尼亚州的柯尔斯顿·格雷格斯(Keirsten Greggs)对疫情政治化和政府应对不当感到非常生气,她说:“疫情之初我就采取了预防措施,确保自己不会被感染。我佩戴口罩,很少出门。即便外出,也会采取预防措施。我很高兴CDC重新建议人们戴口罩,希望弗吉尼亚州实施更多的限制举措。”

在内华达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比例高达15%,因感染新冠病毒而入院的患者数量大增。数据显示,该州的疫苗接种率仅为45.71%。3日,州长颁布了一项新的规定,要求所有人在室内佩戴口罩。

住在内华达州热门旅游城市拉斯维加斯的伊萨克·钱科勒(Isaac Chancler)说:“我现在异常紧张。我住在拉斯维加斯,旅游业是这里的经济支柱。许多游客在赌场和餐馆都拒绝佩戴口罩。6月份的时候,我都觉得疫情快结束了,所以就不戴口罩了,结果开始听说德尔塔变异毒株又随之而来。这里的确诊病例再次增加,在疾控中心发布指导方针之前,我就又戴起了口罩。即使我已经接种了疫苗,我也不想被感染,再传给我90岁的爷爷和有健康问题的朋友们。总而言之,我觉得特别沮丧。我认为应该强制接种疫苗,除非有合理的原因。

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四周前的8倍。当地时间7月27日,该州因新冠肺炎入院的人数创下了2020年3月以来的单日最大增幅,达到了1390人。州长同样建议所有人在室内佩戴口罩并接种疫苗,以预防德尔塔变异毒株。但是,该州目前的疫苗接种率只有36.56%。

该州居民丹妮拉·马丁内斯(Daniela Martinez)全家都接种了疫苗,令她非常害怕的是,有很多人不仅没接种疫苗,甚至没有采取措施来预防德尔塔变异毒株。她说:“南部的人都不戴口罩。之前我甚至也摘掉了口罩,就像疫情之前那样。但现在,随着病例数的增加,我感到害怕了。我的大学要求每个人都接种疫苗,所以我觉得回学校很安全。我所有的好朋友都接种了疫苗,我们一直都非常谨慎。”

亚利桑那州也要求居民即使接种了疫苗也要在室内佩戴口罩,该州的疫苗接种率还不到五成。

居民罗姆·索伦(Rom Solene)认为政府对疫情是彻头彻尾地应对不当,疾控中心也难辞其咎。“尽管它曾是流行病学和其他健康问题的标准,但它的政治化和程序上的反复无常,让我对它说的深表怀疑。一言以蔽之,我感到疲惫不堪,以及愤怒和不平。”他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编辑:高琳琳 妮思娜)


[进入] 2021-08-07

省疾控提醒:继续佩戴口罩 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近期,多地出现新冠肺炎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围扩散。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姚文清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和人类共存很长时间,无论是暴发之初还是现在毒株发生了变异,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由此可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重点做好这三个环节,也就是隔离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姚文清说,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我国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控制得比较好,一经发现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同时,还会对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接者等潜在接触者进行排查。“新冠肺炎作为一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在尚未研发出防治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情况下,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佩戴口罩。口罩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降低接触者的吸入风险。”姚文清建议,口罩随身备,必要时及时佩戴。

姚文清特别强调,即使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也要继续戴口罩。对于个人来说,接种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达不到100%,而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群体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能够传播。

此外,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对于这些人的防护,除了做好戴口罩、少聚集、不扎堆、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她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及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此次疫情虽然有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但这样的突破感染者毕竟是少数,而且其中有不少只接种了第一针,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姚文清提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和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非必要尽量不去外省市旅行。


[进入] 2021-08-07

科学溯源不容政治黑手

    

人民日报评论员

最近,少数美国政客更加热衷于扮演“病毒学家”。他们援引一些没有真凭实据的官员或情报信息,炮制完全基于谎言的报告,大搞针对别国的“有罪推定”,大肆炒作所谓“实验室泄漏论”,上演着一出又一出荒唐的政治闹剧。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亵渎,是对国际社会团结抗疫努力的蓄意破坏。

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合作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然而,为了转移本国抗疫不力的责任,达到抹黑打压别国的政治目的,这些美国政客一次次赤膊上阵,大搞疫情政治化、病毒污名化、溯源工具化。为此,他们不顾科学常识,鼓吹情报调查,甚至要求情报部门在90天内拿出溯源调查结论;他们四处挥舞政治黑手,通过胁迫、施压等方式,妄图使科学家在其霸权、霸凌面前低头,转而支持“实验室泄漏论”。这些美国政客毫无道德底线的卑劣行径,严重干扰和破坏国际溯源研究合作。正如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霍顿所言,“围绕新冠病毒起源的阴谋论就像病毒一样扩散,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疫情同样严重”。

围绕病毒溯源,一些美国政客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但是,世人都清楚地看到,中国不仅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在病毒溯源方面也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疫情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病毒溯源研究合作。去年以来,中国两次邀请世卫组织专家来华开展溯源研究。今年初,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0国的国际权威专家同中国权威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在华开展了为期28天的联合研究,其间共同分析数据、共同实地考察、共同走访交流,不断凝聚科学共识。3月30日,世卫组织正式发布联合研究报告,明确了新冠病毒由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结论。

然而,一些美国政客对这样的科学结论并不满意。他们叫嚣“病毒溯源”的目的,并非真是为了寻找病毒的源头,而是要为自己“甩锅”、给别国“定罪”。正因如此,当他们无法找到给别国“扣帽子”的真凭实据,无法通过正当、科学的手段给别国“泼脏水”,他们就大搞“溯源恐怖主义”。从美国上届政府喊出的第一声“中国病毒”开始,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散布病毒污名化言论。美国还试图将中国甚至亚洲国家与新冠病毒起源相捆绑,导致美国和其他个别西方国家反亚裔情绪高涨,亚裔无端遭受歧视、压迫甚至人身威胁的事件明显增多。这样的恶劣行径,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和强烈反对。

在事实科学正义面前,政治操弄注定不得人心。8月2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卫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强调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抗疫合作,呼吁世卫组织客观公正地开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坚决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在溯源这个重大、复杂的科学问题上,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合作,需要各国政府、全体民众的共同努力。只有沿着科学的道路坚定信心,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开展科学溯源,才有可能最终揭开真相。这既是常识,也是共识。

病毒不分国界和种族,对全人类发起挑战。中国虽然最先报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在中国报告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已在世界多地出现。比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美国5个州的新冠病毒感染证据在2019年12月就已出现;新泽西州贝尔维尔市市长自称2019年11月可能就已感染新冠病毒,比美国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早了两个多月;2019年7月,席卷美国多州的电子烟肺炎“大白肺”的症状,同新冠肺炎症状极其相似……这也再次说明,病毒溯源是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本着非常严谨的态度由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调查和研究。到美国进行病毒溯源,也是国际溯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正面临严重反弹,全美50个州的感染病例和住院病例增幅几乎均在上升。事实一再证明,政治操弄只会给病毒以可乘之机,以邻为壑只能被病毒各个击破,无视科学只会让病毒乘虚而入。我们奉劝美国某些政客,不要再把政治操弄凌驾于科学调查研究之上,不要再将政治私利置于人民生命健康之上,这不仅是病毒溯源的起码要求,也是人类良知的底线所在。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进入] 2021-08-07

严把重要关口 筑牢防疫安全屏障

    

8月6日,我市收听收看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并随后召开市防指会议部署落实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张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王新伟在沈阳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防指的部署要求,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决不放过任何危险源、风险点,真正实现“铁桶式”防控。

会议要求严把九个关口:严把应急指挥关,坚持日调度、日报告、零报告等工作制度,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强化扁平化管理。严把外防输入关,对机场口岸境外、境内运营体系实行全方位物理隔绝、全闭环管控,严防境外输入,落实“五区四专”等措施严防进口物品输入,用好“公安大数据筛查+社区网格化排查+督查自报”等方式严防域外输入。严把流调排查关,强化多部门协同作战、拓面溯源,快速查清阻断传播链条。严把隔离管控关,对高风险人群就地管控、即时转运,严格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管控措施,建立分类区域管控体系。严把院感防控关,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三区两通道”管理,加密医护、保洁等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严控探视陪护,坚决阻止院内交叉感染。严把哨点监测关,严格落实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民营诊所首诊负责制,加强药店药房管理。严把公共场所关,动态巡查暂停的营业场所,严格各类场所的扫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环境消杀等措施,倡导减少聚集活动。严把基层防控关,强化社区、农村社会化防控体系,做到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区、以城区保城市。严把应急能力关,加强救治能力、隔离能力、核酸检测能力和防疫物资供应能力建设。

会议还对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再部署。

市领导李军、单义参会。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英

[进入] 2021-08-07

全国有7个高风险地区和184个中风险地区

    

近期多地机场、医院、定点医院陆续出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围扩散。截至8月6日,全国已有17个省份报告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现有191个中高风险地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6日通报,8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4例(广东13例,云南10例,上海8例,山东8例,四川2例,陕西2例,天津1例),本土病例80例(江苏61例,湖南9例,湖北6例,内蒙古1例,河南1例,海南1例,云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946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18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759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87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370例(其中重症病例3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749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3498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1517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0990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8例,其中境外输入37例,本土21例(湖北12例,河南8例,湖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6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2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57例(境外输入391例)。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


[进入] 2021-08-07

2022年沈阳市第一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工作圆满完成

    

8月5日上午,2022年沈阳市第一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录取现场会在市杏坛中学西校区、沈北新区教育局教研中心同时举行。民办小学(含学段)共录取学生1670人,其中派位录取1144人、等额录取526人;民办初中(含学段)共录取学生4151人,其中派位录取2630人、等额录取1521人。总计录取5821人。6所民办小学(含学段)、7所民办初中(含学段)完成2022年招生计划,10所民办小学(含学段)、17所民办初中(含学段)未完成2022年招生计划,剩余小学计划557人、初中计划1618人。


本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指导、各区县(市)教育局组织完成,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邀请了纪检监察人员、公证人员、网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代表、民办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全程监督,录取过程全程录像。家长代表参与派位,沈阳市大东公证处全过程、全环节监督公证。录取结果当场公布,市区教育局、招生学校、公证人员、家长代表现场签字确认。



在市信息中心、大东公证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我市第一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电脑随机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8月6日上午9点后,通过线上报名的家长可以通过盛事通微信公众号查询录取结果,盛事通微信公众号也将通过消息推送方式向家长推送录取结果。通过线下报名的学生须到所报名民办学校查询录取结果,民办学校将为家长查询录取结果提供便利。



第一轮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可以按程序向审批地教育局提出第二轮录取申请。8月6日,“沈阳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将公布第二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未录满的民办学校将进行第二轮报名录取工作。



[进入]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