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

沈北新区教育局多措并举做好防溺水工作

    

为切实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沈北新区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督查巡查和问题整改,切实推进预防溺水工作开展。



召开会议


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沈北新区出台了《沈北新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方案》。区政府牵头召开由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文旅局、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专题会议,对防溺水工作进行细化部署。会议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将安全管理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人,各部门要各司其责、协同配合、有效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形成合力。





加强巡查


确保工作做细做实


7月份以来,沈北新区教育局组织有关科室干部坚持每天深入到学校、街道、社区,对辖区范围内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进行巡查,重点查看水域周围警示标牌设立情况、防护设施安装情况以及社区、村屯和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警示宣传教育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共设立警示标牌688个,各学校和街道办事处责任落实率100%,确保预防溺水工作积极、有效开展。




持续跟进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沈北新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对全区预防溺水工作进行督查、联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


撰稿人:沈北新区教育局 姜道友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进入] 2021-08-13

幸福教育 我们在行动 | (2)沈北新区学前系统温情行动

    

为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沈北新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让百姓从“有园上”到“上好园”,从“学位难求”到“家门口上优质园”的希冀逐步变成现实!


今年暑假,沈北新区教育局开展“幸福教育暑假行”系列活动,引领全区幼儿园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持续营造具有特色的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生态,让沈北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普惠安全的幸福学前教育。





一、创设幸福乐园

沈北新区教育局坚持党建引领,以服务型学前教育新理念,“四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加强园所管理,坚持年审、办园行为督导、评星定级的评估与考核,实行保教管理、教师管理、教研管理、考核评估“四个统一”,努力创设幸福的“软”环境。


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办园条件,努力实现让孩子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努力创设幸福的“硬”实力。


通过科学内涵建设和环境创设,努力创设让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幸福乐园。





二、建立幸福职业

沈北新区教育局以“做幸福学前教师”为实施重点,注重优化培养机制,推进挂钩名园、聘请名家、结对名师的“三名工程”和名园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的“青蓝工程”,邀请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但菲为全区园长和幼儿教师开展《基于儿童发展的学前教育》专题讲座。


针对教师实际需求,持续开展教职工师德师风和业务培训,组织全区幼儿园开展“最美课堂”集中教育活动评比。组织幼儿园开展“减压心理课堂、快乐大擂台”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技能比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沈北幼教工作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赋予幸福内涵

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以幼儿为本,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目标,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多元渠道、多路并举推进园所内涵建设。联合教育研究中心对3所新开办的公办园开展沉浸式调研指导。根据幼儿园办园理念和特色,支持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建设,以安吉游戏为范本,探索符合沈北特色的游戏活动,保障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将真游戏还给幼儿。






四、打造亲子氛围

组织幼儿园开展“亲子暑期快乐行”系列活动,以情感沟通为基石、采用亲子阅读、游戏体验、亲子烹饪、绘画涂鸦、手工制作、种植绿植等方式,让家长充分体验亲子时光,感受亲情珍贵。生活即教育,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家长充分认识到陪伴的重要性、沟通的有效性,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和幼儿的了解,加强家长对园所的信任度,为共促幼儿成长,增强教育合力打下坚实基础。





五、推进均衡发展

沈北新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公办五星级幼儿园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扩大优质学前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缩小区域园际差距,稳步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均衡发展。



撰稿人:沈北新区教育局 李丽

审稿人:沈阳市教育局 曹晓波

[进入] 2021-08-13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截至2021年8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2023.8万剂次。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编辑:杨明昊



[进入] 2021-08-13

帮孩子防病毒,还要注意这些小细节!【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502)

    

疫情防控期间

孩子们如何做好

日常防护

远离病毒呢?



居家防护 不放松


儿童感染新冠肺炎的途径和成人一样,一是通过口或鼻吸入有病毒的飞沫和气溶胶;二是有病毒的飞沫和气溶胶溅到或落到孩子的口、鼻和眼睛部位;三是被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眼睛。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新冠肺炎非常重要的措施。


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日常防护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居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以保持手部清洁。教会孩子使用科学的洗手法,洗手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


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等,家长要定期消毒。


每天室内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通风时间20~30分钟。当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的频次和时间可适当减少。


每餐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使用的餐具,在餐前餐后均应及时彻底清洗、消毒后存放。切忌使用消毒剂消毒,最好是进行煮沸消毒。


家长回家后应换掉外面穿的衣物,洗手后再抱孩子。


用餐时,家长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时,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后再喂给孩子,更不要用嘴嚼完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出门就诊 防护到位


外出时,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和密闭空间。在外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少去室内游乐场等公共娱乐场所。如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碰眼睛、鼻子、嘴巴。打喷嚏或咳嗽时,用弯曲的胳膊肘遮挡嘴和鼻子,或使用纸巾遮挡。


注意保持手卫生。无流动水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婴幼儿应使用婴幼儿专用消毒纸巾。


在密闭空间、人口密集的场所,儿童应佩戴口罩。同时,家长应帮助儿童正确佩戴口罩,并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果儿童在佩戴口罩时感觉到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佩戴口罩。


若有就医需要,尽量选择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减少在成人门诊或呼吸科接触到患者的风险。就诊前先预约。候诊时,家长尽量带着孩子在通风处等待。注意和其他候诊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不要触摸医院的物品,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 



除上述要点之外,家长特别要注意:儿童生病后不要讳疾忌医。儿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龄儿童,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如果在家“生扛”,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之一,3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出现发热就应到医院就诊。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只要发热超过3天,也应就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孩子出现急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改变、外伤出血等情况,也应及时就诊。


另外,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反应弱,频繁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或是脓血便,呼吸困难、面色变差、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也要及时就诊。


如果是非急症,应按照当地医院要求提前预约。预约后,按预约时间在指定地点就诊,以免人员聚集。做好自己和孩子的个人防护,回家后脱去外套和鞋子,认真清洗双手并洗脸。



健康生活 增强抵抗力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疫情防控期间,家长要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均衡,增强他们的抵抗力。


儿童青少年应坚持运动。在户外,可以选择快步走、慢跑、球类运动等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是居家期间,也应利用有限条件,积极开展身体活动,如进行家务劳动、广播操、拉伸运动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坐1小时站起来动一动。减少学习以外看电视、电脑、手机或平板的屏幕时间。保证每天睡眠充足,达到8~10小时。




策划:谭嘉 余运西


来源:《学生健康报》


作者: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 王荃


编辑:穆薪宇


[进入] 2021-08-13

8月12日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国家卫健委:8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81例 其中本土病例61例


8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1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上海5例,广东5例,云南5例,广西3例,福建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61例(江苏38例,湖北10例,湖南7例,河南3例,云南3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详细阅读:

截至8月11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报告接种182023.8万剂次


截至2021年8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2023.8万剂次


>>详细阅读: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北京:8月12日零点 昌平区龙跃苑二区周边9个小区解封


8月11日,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园街道开展9个小区第四轮核酸检测,龙跃苑二区第五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社区环境采集样本为阴性。经疾控部门研判,龙泽园街道除龙跃苑二区以外的9个小区,于8月12日零点解封。社区解封后龙泽园街道9个小区将严格实施“1211”措施,即一个出入证,进出扫描健康码、行程码,以及测温登记和定时消杀。


>>详细阅读:

8月12日零点!昌平区龙跃苑二区周边9个小区,解封!


江苏扬州:部分区域风险等级调整 第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已检出阳性2例


经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自8月12日起,对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汤汪乡,曲江街道,东关街道;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宝带河以西、文昌西路以南、新城河路以东、文汇西路以北合围区域,邗上街道,新盛街道等地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扬州市广陵区广陵经济开发区,汶河街道,文峰街道等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完整名单查看“详细阅读”)。原扬州市中、高风险地区同时废除。


8月11日上午6:30起,扬州市开展了主城区第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截至8月12日上午8时,共采样、检测159.11万人,目前已检出阳性2例。8月12日13:00扬州市开展主城区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检测范围主要包括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全部居民(含外地在扬人员)。


>>详细阅读:

新闻发布会│扬州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7例(截至8月11日24时)

关于疫情风险等级调整的通告(第32号)

关于开展主城区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通告(第33号)


江苏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1名护士确诊 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调整 


据江苏省卫健委8月12日发布,2021年8月11日0—24时,南京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例。据悉,该确诊病例为省市联合医疗队护士。7月29日进驻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每日乘坐专用车辆往返工作地点和定点住所,期间先后6次接受核酸检测,8月11日第6次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同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经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同意,自2021年8月12日起,对南京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秦淮区中华门街道晨光新苑16栋,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凤翔新城1期,江宁区湖熟街道周岗社区张巷自然村、庄上自然村,尚桥社区焦东自然村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调整后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9个。


>>详细阅读:

8月11日0时至24时我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情况

南京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相关调整


广东广州:1例入境解除隔离人员核酸检测阳性 


8月12日4:50,广州市天河区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报告1例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第4天鼻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目前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目前,患者行程轨迹已公布,天河区将对远东大厦等重点场所实行临时封闭管理,对管控区域立即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详细阅读:

关于天河区林和街一例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通报


河南郑州:全市个体诊所即日起暂停诊疗服务 离郑需持核酸阴性证明及单位(社区)证明 


8月12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8月12日14:00郑州市启动重点人群第二轮核酸检测,计划于13日基本完成检测。


8月12日起,郑州市全市个体诊所暂停诊疗服务;未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收治发热、呼吸道等与新冠肺炎相似症状的患者。发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患者,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实施临时隔离管控措施,并立即向辖区疫情防控部门报告,由辖区疫情防控部门安排专车转送发热门诊就诊。


在人员离郑方面,持续坚持“非必要不离郑”。具体措施调整为:8月12日起,确需离郑的人员,除需持有其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之外,还应提供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社区)开具的离郑证明


>>详细阅读:

全市个体诊所即日起暂停诊疗服务,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采尽采”,郑州市召开第十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浙江宁波:无症状感染者基因组序列测定为德尔塔变异株


8月10日21时,北仑区在宁波舟山港作业人员例行检测中,发现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可疑阳性人员,8月11日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北仑区第一时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与该患者接触较为密切的同班组工作人员、同采样组人员、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已换班人员共331人进行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根据省、市、区专家分析研判,在8月11日12时至8月12日12时,对梅山街道、白峰街道开展全域核酸检测,截至2021年8月12日12时,24小时采样47284人份,除16人样本不合格需重新采样,其余均为阴性811日,宁波市疾控中心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样本进行了基因组序列测定,测定结果该例输入关联无症状者感染的新冠病毒属于德尔塔变异株


>>详细阅读:

是Delta变异株!宁波通报北仑核酸检测结果


湖北武汉:一处中风险封闭区范围调整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1年8月12日起,将江夏区纸坊街郭岭里小区中风险封闭区范围向北调整至谭鑫培路、向西调整至武昌大道、向南调整至青龙山北麓


>>详细阅读: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2021年第4号)


云南瑞丽:一地升级中风险


瑞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自2021年8月12日12:00起,将瑞丽市勐卯镇姐勒村委会棒蚌村民小组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详细阅读:

瑞丽发布调整疫情风险等级通告


[进入] 2021-08-13

新冠病毒可能2019年夏末就在意大利传播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发布预印本论文说,研究人员在意大利一个麻疹等疾病监测项目于2019年9月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这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2019年夏末就已在意大利北部地区传播。

意大利米兰大学和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研究,预印本论文6日发表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网上,标明属于“《柳叶刀》合作预印本项目”。预印本论文是尚未经过同行评议,还没有在学术期刊正式发表,但出于及时分享信息等目的而公开的论文。论文说,由于一些新冠患者报告皮肤出现麻疹症状,研究人员选取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一个监测麻疹和风疹的实验室中保存的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核糖核酸、新冠病毒抗体等分子证据。

他们研究了来自156个病例的共计435个口咽拭子、尿液和血清样本,发现13个病例存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子证据。其中11个病例的样本采集于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2个病例的样本采集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论文说,在新冠病毒核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中,最早的样本采集于2019年9月12日。研究人员由此推测,新冠病毒可能在2019年夏末已在伦巴第大区传播。

意大利首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是2020年1月30日,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在意大利传播。

2020年11月,意大利米兰国家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该国《肿瘤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在采集于2019年10月第一周的血液样本中存在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域(RBD)特异抗体;2020年12月,米兰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新型传染病杂志》上报告说,一份采集于2019年12月5日的口咽拭子样本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2021年1月,米兰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该国一名年轻女性皮肤病患者2019年11月10日的活检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进入] 2021-08-13

时隔一年又现本地病例 澳大利亚首都“封城”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12日确诊一例本地社区新冠病例,当天立即开始“封城”。

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卫生部门说,因确诊一例本地新冠病例和在废水中检测到新冠病毒,12日17时开始“封城”,为期一周。

“封城”期间,居民仅可以出门采购生活必需品、从事必要工作、获取必要的医疗服务和锻炼不超过一小时。

新增确诊病例20多岁,感染源头不明。首都直辖区首席部长安德鲁·巴尔说:“这是直辖区今年面临的最严重公共卫生风险……我们已经看到,短期迅速封锁能遏制病毒传播,是避免更长时间和更大损失封锁的最好方式。”

这是去年7月以来堪培拉首次出现本地社区确诊病例。由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蔓延,澳大利亚疫情再次反弹,多地采取“封城”措施。

最大城市悉尼是本轮疫情“震中”,6月中旬以来累计确诊病例大约6500例,病亡36人。悉尼6月26日开始“封城”,多次延长,最新一轮“封城”预定持续至8月底。

澳大利亚军方派遣近600名军人协助悉尼警方执行“居家令”。新南威尔士州政府12日说,可能请求军方增派人力。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12日开始第七轮“封城”。


[进入] 2021-08-13

推动疫苗公平 中国有大担当

    

“中国对外提供的疫苗总量中,超过九成流向亚非拉国家。”日前,一则中国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情况的官方数据表明,中国正以实际行动破解全球疫苗“分配赤字”,推动全球疫苗公平可及,让疫苗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疫苗。

当前,全球疫苗分配不均、接种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有数据显示,中高收入国家拥有超过80%的疫苗,而低收入国家只有0.9%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破解疫苗“分配赤字”,尽快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普惠可及和可负担,这既是战胜疫情所需,也是国际道义所在。

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中国以行践言。中国国内批准疫苗附条件上市后,中方就开始应外方需求提供疫苗。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疫苗是他们第一批获得的疫苗,也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唯一疫苗。目前,中方已向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疫苗,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非洲国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率先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合作生产,阿联酋、埃及、印尼、巴西已经分别成为本地区首个拥有新冠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中国疫苗企业已在8国启动联合生产,并向这些国家所在地区供应,让中国疫苗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抵达更多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能力建设。

让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疫苗,这是中国兼济天下、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大国担当,更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实行动。

(新华社电)


[进入] 2021-08-13

中小学生请牢记这份暑期“防疫守则”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人人有责。8月12日,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办公室主治医师张文静提醒全市中小学生,暑假期间也要遵守以下防疫守则,守护自身健康安全,为筑牢沈城安全屏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规律作息,科学运动:假期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晚上不熬夜,白天不睡懒觉。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中学生9个小时。避免久坐,限制屏幕娱乐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等)。推荐中小学生每天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3次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户外运动玩耍时要注意卫生尤其是手卫生,不要用手碰触嘴口鼻这些部位。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要注意用纸巾、肘部掩住口鼻。户外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减少和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运动之后要勤洗手,回家后及时脱掉外套清洁。随身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

合理饮食,注意卫生:饮食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应均衡,少喝或不喝甜饮料。保证一日三餐,纠正偏食挑食、过度节食及暴饮暴食等行为。餐前餐后必须洗手。在家里最好实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如需外出,做好防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如需外出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等方式。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不在乘坐过程中进食或饮水。接触公共物品后,立刻用免洗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手。如果无法做到手清洁,可用一次性手套,注意一次性手套不重复使用。回家后及时洗手。

接种疫苗,筑牢防线:目前,沈阳已全面启动12-17岁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中小学生要做到“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进入] 2021-08-13

沈阳市新冠疫苗已接种663万人 其中12-17岁人群已接种34万人

    

8月12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疾控中心获悉,截至8月11日24时,沈阳市新冠疫苗已接种663万人、1248万剂次,其中12-17岁人群已接种34万人,18岁以上人群已接种629万人。疾控专家还解答了市民关注的一些疫苗接种问题。

1问 新冠疫苗可以混打吗?

所谓的混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的替换,一种是相同技术路线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替换。目前我国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是不能进行替换的,也就是说,你首针接种了灭活疫苗(北京生物、长春生物、北京科兴),后续就要用灭活疫苗来完成;如果首针接种了重组疫苗(安徽智飞),后续的第二针、第三针,也只能用重组疫苗来完成。而对于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假如有一些特殊情况,用同一个企业的疫苗不能完成的话,那么可以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来完成后续接种。

2问 推迟接种影响疫苗效果吗?

灭活疫苗,要求两剂之间间隔3-8周完成。CHO细胞重组疫苗需要打三针,每两针之间的间隔要求在4周或4周以上。第2剂尽量在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6个月内完成。有些时候可能遇到特殊的情况,后续针次不能及时接种,这时不需要重新接种,后续只要补种完漏种的疫苗就可以。只是疫苗在完成全程免疫之前,不足以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效果,一旦有疫情的时候,感染风险就会增加。所以,不能由于不影响疫苗效果就故意延长间隔。提醒大家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还是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尽量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接种。

3问 有报道称,接种疫苗之后,抗体的有效期在6个月之后会出现衰减,那最早一批接种疫苗的人已经超过了6个月,疫苗保护率的持久性大概如何?

新冠疫苗研发因为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对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还在收集数据。已有的数据显示,与常规疫苗一样,新冠疫苗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者体内的抗体水平都会下降。但是抗体水平下降,并不表示疫苗的保护力不存在,它降到什么样的水平,保护力就会消失,目前还在收集数据进行研究。除了抗体,接种人群的记忆细胞也是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目前开展的研究表明,这种免疫记忆维持时间至少可以达到一年。总而言之,我国疫苗还是具有很好的保护力的,对于预防感染、预防病毒的再传播、预防重症和死亡都有一定的效果。尤其目前多个省份都已经先后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建议符合接种条件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尽快接种,尽早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进入]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