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沈阳市14个社区成功入选,占比全省17%,排名全省第一。 沈阳始终响应国家号召探索解决方案并积极实践,将适老化改造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以数字技术破解传统服务模式效率低、覆盖窄的问题。 沈阳市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决策部署,依托全国终身教育品牌“幸福教育进社区(村屯)”项目,大力推进老年教育工作,以丰富沈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线,加快完善沈阳老年教育办学体系,提供更加优质、可持续的老年课程及助老服务资源,为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老年教育强市打下深厚基础。 一是构建“四级”办学体系。发挥沈阳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能,着力推进社区教育覆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办学体系,扩大覆盖面,依托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和区、县(市)社区教育学院的市区两级兼职教师送课,培育市级社区幸福教育课堂点位330个和村屯幸福教育课堂点位700个,创建省级示范性老年学习中心10个、分院4个,13个区县(市)老年大学全覆盖。 二是开发多元化课程资源。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居民多元化学习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以老年人为重点服务群体,扩大老年大学发展规模与老年教育辐射范围,推进老年大学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协同合作,年均超过10万课时;丰富老年远程教育资源,实现沈阳终身学习网数字化资源254门6111个微课程。推荐省级老年研学路线3条。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力量。通过扩充讲师团规模,建立社区兼职教师管理培训制度等方式,组建起一支1.2万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促进社区教育课程质量和服务水平“双提升”。荣获教育部2024年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2个、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品牌课程3门。全国爱老助老先进个人1人,全国“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教师1人。 四是优化服务载体。充分利用区域文化场馆和学校,组织开展“教育慧邻”微视频大赛、社区(老年)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赛等活动。多个老年社团在首届东北亚国际银发经济博览会上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