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教育局围绕“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开辟专栏,编发我市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体会感悟,引领全市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实践要求,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沈阳“幸福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践行教育家精神,共育未来之光 人生最初的职业梦想,往往源于生命的温暖印记。在我生命的起点,教育便以最温暖的样子映入眼帘——我的母亲,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毕生耕耘于讲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童年时代,那盏常亮在书桌的台灯,那个深夜里批改作业的背影,那些学生充满敬意的目光,都悄然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用智慧启迪心灵,用生命点亮生命。 1995年,我怀着炽热的教育理想,如愿踏上幼教岗位,至今三十年。回首来路,我更加确信,教育是一场爱与温暖的坚守,而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就蕴藏在教师日复一日的用爱育人之中。 一、以爱育爱,做童心世界的点灯人 我相信,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尤其是学前教育,更需以真诚的爱构建信任、传递温度。我始终秉持“传递爱的力量,做有情怀的幼儿教师”的教育信念,润泽生命的本真,努力让每个孩子绽放如花的笑颜。 点点的妈妈是桥梁工程师,常年在外。清晨入园时,他常常眼角挂泪:“荆老师,妈妈只回来一天又走了,我想妈妈。”自主游戏时,他时常眉宇紧锁地望向窗外,仿佛在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个微雨的傍晚,孩子们陆续离园,点点爸爸还未到来。我俯身摸着他的头问:“点点,愿意和老师说说你在想什么吗?”他低声回答:“我在想妈妈……”话音未落,眼泪已无声滑落。我将他轻轻拥入怀中告诉他:“老师是你幼儿园里的妈妈,我会像妈妈一样爱你。”他抬起头,泪光中忽然绽开一个笑容,轻轻唤了一声:“老师妈妈。”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从那以后,我更加有意识地给予点点爱与温暖、鼓励与陪伴,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就在身边。 点点的故事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师作为精神、思想与情感的劳动者,践行教育家精神首先体现在以爱育爱、以心暖心,这不只是一份职业操守,更是一种生命姿态。 二、以游戏启迪心灵,做创新教学的实践者 我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好奇心,点燃想象力,点燃创造力,更点燃对世界持续探究的热情。 春天的午后,阳光洒满操场,孩子们正在快乐地跳绳,有几个孩子不满足于常规跳法,自发用绳子拼成“小火车”,合作玩耍。我发现这一教育契机,没有打断而是积极参与并抛出新的问题:“绳子除了跳、变成火车,还能变成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热烈地讨论和尝试,绳子很快“变”出了独木桥、小河、迷宫、跳格子,甚至“太空轨道”……寻常的器械被赋予了无限可能,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体验了创造、协作与解决问题的快乐。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时刻提醒自己:教师要成为儿童游戏的合作者、支持者与共同成长者,还要尊重规律、激发创造,不断突破固有模式,以创新思维拓展教育可能,这是我对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专业追求。 三、用教育传递大爱,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 2012年,我作为沈阳市“送培进疆”讲师团成员,远赴新疆塔城送教。一日,我在街角遇见两个正在画画的哈萨克族小朋友,她们正用心描绘“我心中的幼儿园”。我被纯真的画面打动,蹲下来与她们交谈,并用手中的相机与她们分享沈阳幼儿园的照片。 孩子们叽叽喳喳,眼中写满好奇与向往。其中一个小姑娘突然问:“老师,沈阳离我们远吗?”我立刻拿出手机下载了中国地图,指给她们看:“这里是辽宁省沈阳市,这里是新疆塔城,这里有红色五角星的地方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我教她们朗诵:“轻轻地打开地图,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草原,金色的是沙漠,蓝蓝的是大海,弯弯的是江河……”孩子们稚嫩的童声里,我感受到纯真的爱国情怀和超越地域的情感连接,她们清澈的眼睛如喀纳斯的湖水,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中。 教育无垠,爱无止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与心灵的对话。自此后的十余年里,我一直与新疆塔城的教育同仁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专业为桥梁,促进民族团结、情感交融,教育援疆工作是我骄傲和自豪的使命担当,更是我对践行教育家精神的生动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