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百名局长谈落实:从法治到善治 学前教育法沈河实践的三部曲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5-05-22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沈河教育深刻认识到,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必须准确把握法律要义,不断创新实践路径,全力确保惠民实效,才能真正实现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跨越。

一部曲:深刻领会学前教育法的核心要义

学前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填补了学前教育领域的法律空白,以创新的制度设计和明确的责任划分,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首先,“公益普惠”是基本属性。法律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有义务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次,“安全优质”是刚性要求。法律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师资配备、保教质量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沈河区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为契机,对照幼儿园建设标准,指导园所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全区幼儿园一键式报警装置安装率达到100%。最后,发展学前教育是区县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既要当好“施工队长”,又要做好“质量监督员”。为此,沈河教育构建了局领导班子包片负责制工作制度,确保法律要求在基层落实落地。同时启动了学前教育法全系统全覆盖全链条专题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法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形成全社会关注学前教育法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部曲:深入落实学前教育法的实践探索

领会法律精神是前提,抓好贯彻落实是关键。近几年来,沈河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一是落实责任,促进普惠增容。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实现幼儿园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调整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近五年新增9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7所,新增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学位1800个。二是提质培优,打造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出台《沈河区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沈河区幼儿园骨干教师专题培训方案》等文件,确立了“分层培训,打造专业化人才”的培训模式。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达100%。三是凝练内涵,推动优质发展。建立10个学前教研联盟,构建了“教研室—片头幼儿园—幼儿园—教研组”四级教研网络。建立“五个一”的教研成果展示制度。在省级半日活动、游戏案例、幼小衔接案例评比中,沈河区以“数量多、质量优”的特点取得骄人的成绩。现有五星级幼儿园30所,四星级幼儿园12所。

三部曲:深挖拓展学前教育法的惠民实效

法律实施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沈河区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法律实施的综合效益。一是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在50所幼儿园开设托班,为2-3岁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等服务,以满足家长送托个性化需求。同时,开展亲子早教活动,惠及千余个家庭。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家园社合作,创新共育模式,利用社区家长会客厅、幸福教育课堂、社区心理咨询室等,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服务,年培训万余人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更加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持续实施科学保教。开展宣传指导,引导广大幼儿教师不断强化专业自信,深入观察理解幼儿,转变师幼的互动方式,激发并保护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建立科学有效的游戏化教学课程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下一步,沈河区将立足区域实际,统筹资源、精准施策,以法律为纲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重点在教师待遇保障、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以办好“公益、普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为发展目标,聚焦“公益普惠”和“特色优质”两大发展主线,不断推动学前教育朝着“管理规范化、办园多元化、设施标准化、保教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法从法治到善治在沈河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