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时更新,匹配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新业态?近日,沈阳市公布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名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民生短板领域新增设25个专业、30个专业点,同步撤销39个专业、47个专业点,调整优化幅度超过往年。 专业布局的“加法”精准把握沈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新增新能源装备运行与维护、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等8个专业点,满足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数字化赛道上,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9个专业点与沈阳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度耦合;民生领域增设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母婴照护等7个专业点,瞄准“一老一幼”服务体系的人才缺口。专业调整的“减法”剑指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对不适合产业及社会需求、不符合学校整体发展的已开设专业进行整改;对连续3年以上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 “传统专业体系、课程体系的界限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跨界’成为专业设置工作无法回避的新课题。”沈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王立华表示,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将打破原有专业界限、课程界限、校际界限,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用和各校专业优势集中打造新专业。 截至目前,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专业共有121个,涵盖装备制造、农林牧渔、生物与化工、电子与信息等18个专业大类。80%以上的在校生就读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沈阳振兴发展主导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2万余名,就业率超过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