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三十年,岸英小学用英雄精神点亮学生人生

【来源:辽望·辽宁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5-04-07    】【打印本页】 【关闭

  在沈阳,有一所以英雄命名的小学。“一个中队成就一所学校,一种精神铸就育人课程,一种文化影响学生一生。”辽宁省沈阳市岸英小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王丙利这样对记者说。

  


  近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海南师范大学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第十九期全国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践行教育家办学理念与实践活动在海南师范大学成功举行。在校长论坛上,王丙利以“文化厚植与多维生成”为题,介绍了岸英小学三十年实践,岸英精神发扬光大的教育密码。


  据了解,在岸英小学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曾经面临着生源流失、师资不稳等生存困境。时任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育人优先”的重要性。从1995年起,学校积极引入省市关工委的“五老”讲团,讲解抗美援朝英雄故事。2000年,学校选择毛岸英作为榜样,创建了辽宁省第一支英雄中队——岸英中队,2003年,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岸英小学,2007年,与百年老校令闻一校资源整合,至此,周边五所小学全部整合成岸英,学校迈上新的发展阶梯。



  为什么是岸英精神?岸英小学坐落于英雄城市沈阳,天然地与岸英精神有着紧密的地缘联系,经过三十年实践,学校形成了以岸英精神为内核的“红润”课程体系。课程包括基础、拓展和特色三个一级层,九个二级层,指向五领域。除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11门学科拓展、13门兴趣社团、11门节日礼仪、14门社会实践以及拥军爱劳、榜样引领和红色之旅系列特色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社会资源开发的红色之旅课程是“红润”课程体系的标志性课程。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是学校宝贵的课程资源,岸英小学的学生从机场、到沿线、到陵园全程参加。每年从退役军人事务部到地方政府等各级部门在辽沈地区开展的抗美援朝纪念活动,岸英小学从未缺席。


  教育讲究情境,需要有质感的“画面”,岸英小学通过课程建设,改变了打开方式,将特色的课程厚植于学校文化之中,多维地生成实践动能。


  “我想,当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家长、每一个孩子,把这些价值,融入到自己血液的时候,所有美好就会随着时间沉淀!火候到了,滋味自然就香了。学校,也就走上高质量的发展之路。”王丙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