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教育要闻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
咨询建言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督导
教师资格
政务服务
关心下一代
首页
>
教育要闻
社区幸福教育课堂 |(176)幸福教育课堂的“幸福密码”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 日期:2025-03-28 】【
打印本页
】 【
关闭
】
午后的阳光洒满窗台,楼道内飘出悠扬的旋律令人陶醉。这就是沈北新区北苑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声乐课的日常剪影。近日,记者走进沈北新区,探寻幸福教育课堂的“幸福密码”。
《沈阳日报》2025年3月26日4版
幸福教育提质扩面:
在家门口学知识
在沈北新区社区学院内,回响着优美的萨克斯旋律和悠扬婉转的歌声。此刻,学员正在幸福教育课堂上着声乐和管乐课。
社区学院执行院长赵宝娟介绍,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坚持以“全民终身学习,打造幸福生活”为办学理念,努力办好百姓身边的教育。现有书法、声乐、器乐、心理咨询等14个活动教室,已开设剪纸、声乐、非洲鼓、舞蹈、萨克斯等20多门课程。建立了一支适应老年教育管理要求的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16名专职教师、31名兼职教师。
“我们社区学院现有24个班级,学员共1000余人。采取院内与社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幸福教育提质扩面,老年居民不用走远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幸福教育直通车、四季行、讲师团、家校社已经深入到10个街道、71个社区、39个村屯。”赵宝娟说。
沈北新区社区学院已逐步形成了幸福公益大讲堂、幸福非遗民族风、幸福银龄直通车、幸福育人家校社等四大品牌。
幸福歌声回荡社区:
增强居民凝聚力
“在社区幸福教育课堂,不仅有工作人员关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可以学习唱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满足。”社区居民高兴地说。
杨哲是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北苑社区党委副书记,音乐专业毕业后被吸收到沈北新区专兼职讲师团,为社区居民上声乐课。
“我们社区是公租房小区,住了6210户、共8000多人,老年人占比45%。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就是让他们走出家门,敞开心扉。”杨哲说,“我们社区声乐课的人数是最多的,每堂课都能来50多人,我们想通过声乐教学,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身心健康及邻里和谐。”
“几天前我遛弯的时候,被社区幸福教育课堂里的歌声吸引了过来。能唱歌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我能感受到居民对课堂的热爱,也感受到现场教学热烈的氛围。当社区教室成为城市最小的幸福单元,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幸福教育。”居民王昆说。
幸福教育小课堂:
阳光之家暖民心
在虎石台街道古城新都社区,有一个专门针对特殊学员的幸福教育小课堂——阳光之家。现有学员6人,最小的20多岁,最大的50多岁,他们都有不同的残疾。设有教育培训室、康复训练室、工疗室、学员休息室及生活模拟室。
▶特殊学员在幸福教育小课堂学习编艺。
2022年,社区第一书记杨文俊走进了阳光之家,他看到学员每天在阳光之家的活动比较单一,于是找来了教师,开设了音乐、书法、美术、体育、编艺、蔬菜种植、手工操作等课程,每天为阳光之家学员们上一节课。街道还对接了北辰学校和矿务局中学的教师,定期为阳光之家送课。
“他们是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爱。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学员们变得开朗了,开始主动与人打招呼,并在舞台上敢于展现自己在这里学到的内容。”杨文俊说。
幸福“五彩”特色课程:
服务“一老一小”
为了将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沈北新区组建了900余人的“3+1”讲师团队伍。这个队伍由中小学教师讲师团、专兼职教师讲师团、志愿者教师讲师团以及由沈北新区教育局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引领,局党组成员、中小学书记和校长参与的“达人”讲师团共同组成。他们根据辖区居民的需求,精心设计了6大门类的40门课程,在2024年全年送课15109课时,惠及20余万人次。
“沈北新区教育局聚焦社区‘一老一小’两个重点服务群体,全面推进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建设,努力实现未成年人离校回社区后有人看管、兴趣爱好有人培养、社会实践有人组织,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让老人老有所学有保障、老有所乐有载体、老有所为有平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助力社区治理,共享教育幸福。”沈北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全说。
执行“居民点单、社区统筹,按需保障、多元送课”的创新模式,沈北新区教育局通过开展多彩的课程活动,丰富百姓节日文化生活,点燃学生和居民爱祖国爱家乡的创造激情与热情,点亮沈北百姓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