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奋力谱写教育强市建设崭新篇章

【来源:沈阳发布    日期:2024-12-17    】【打印本页】 【关闭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事关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国之大者”。  

    12月15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分析全市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动员令。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沈阳全力推进幸福教育民生工程,“五育并举”深入人心、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振兴成果丰硕、师资建设持续加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开放合作不断扩大,全市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坚定决心,也更加彰显着沈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追求。

    强市必先强教。对沈阳来说,教育既是细化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重大论断的民生工程,更是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赋能的战略储备。这激励着全市上下要面向国家战略、辽宁振兴、沈阳发展的改革需要,面向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下更大气力、啃更多硬骨头,加快形成全市上下大抓教育的新劲头、新气象、新格局,统筹做好教育强市建设各项工作。

    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以教育之兴砥砺许党报国之志;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以教育之强夯实振兴发展之基。要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展现新气象,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迈上新台阶,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上展现新作为,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上实现新提升,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教育作为科技、人才的共性基础,是重中之重。建设新沈阳,实现新突破,对教育的需要、对创新的呼唤、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全市上下特别是教育系统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优特色——聚焦振兴蓝图,敢于担当;聚焦百姓需求,真抓实干,回答好“强国建设、沈阳何为”的时代答卷。

    今天的沈阳,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呈现出向上向好的态势趋势,全面振兴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有了更高期望、更多期待。建设教育强市,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紧扣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重大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聚焦构建具有沈阳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及夯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教育兴则沈阳兴,教育强则沈阳强。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以百舸争流的奋斗姿态,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强市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为实现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