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园·幸福故事 | 创新科技 筑梦学生未来——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科技创新实践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9-25    】【打印本页】 【关闭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秉承“科技强校、文化立校、学术兴校”的办学策略,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多元协同保障科学教育高质量实施,整体提升学校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培养水平。

以队伍建设

撬动科技创新的动力


校领导带头深入科技创新实验室创建,从一个电烙铁、一个电路板、一个三极管做起,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师打造了具有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数据采集系统等现代化技术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并带领科技教师自制教具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比赛,组建多个科创社团、开展多届科技周活动,上下一心,共同营造了科技创新的学校发展生态。

以环境建设

构建科技创新的氛围


学校安排出700平方米的面积来建设科技创新实验室,通过不断完善虚拟实验室、创客工作室、智能创造工坊、AR+VR体验空间等8个空间,不断拓宽学生科技视野、强化科技兴趣、培养科技思维,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决心。


以课程建设

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学校围绕科技创新开发了“基础、拓展、研究”三种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课,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主要有STEAM、地理探索;拓展型课程面向有兴趣、有基础学生开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课程主要有学科数字实验室、学具制作与开发、3D打印、机器人制作、4轴飞行器、智能创客、电子科技创意、科技互动体验、AR+VR体验;研究型课程面向科技特长突出学生,精准挖掘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学生,主要有科技竞赛、科创发明。核心是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践,在问题解决中体验科创乐趣,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以赛事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的能力


近几年,学生累计获近百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2023年,学生代表队在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大赛中取得金奖,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中获2个一等奖。2024年,两名同学获辽宁省第二十五届中小学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初中组第一名,并代表辽宁省参加国赛,获得科创实践类国家一等奖,并被大会评为创意之星。


以体系建设

厚积科技创新的根基


充分利用高校与社会科学教育资源,形成了“标准实验室-学科教室-科技创新实验室-家庭社区-社会场馆”立体多元的科学教育空间体系。与辽宁省科技馆携手签约,走进科技馆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共同策划科创大篷车,让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在社区展示。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实践场所。开设“百家讲坛”,邀请专家教授走进学校,让学生走近科学家,感知科技前沿最新动态,进而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不断强化自身育人使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科创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新时代育人的主旋律。作为全国百所示范类科技创新实验室、全国百所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将积极构建科创新样态,打造科创沈阳新范式,为学生种下一颗崇尚科学、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