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网站首页
教育要闻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
咨询建言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督导
教师资格
政务服务
关心下一代
首页
>
教育要闻
教育家·校长风范 | 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践行教育家精神 让“学与教”恰逢其时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9-05 】【
打印本页
】 【
关闭
】
一、推开“3.0”课程窗口, 让“翔教育”面向学生未来
铁西区雏鹰实验小学成立于2008年9月,以“让师生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为办学理念,以“立天地志,行山河远”为校训,以“科技、篮球、美育”教育为办学特色,以追求“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成长”为办学目标,践行“攻坚克难、团结进取、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学校从最初的2个班级、50名学生、11名教师,发展成为今天的两个校区、78个班级、3397名学生、195名教师的高品质教育集团。
一直以来,学校深耕实践“翔教育”,“双减”政策和“双新”方案的颁布成为新的课程增长极;从“0”到“1.0”“2.0”到如今“3.0”的课程体系建设,16年的课程改革,是从困惑、质疑、争辩到行动、跟进和主动落实,无数次的由“破”到“立”,重新审视“3.0”课程体系,学校以“未来的学习样态和学生成长”作为课程的基本研究方向,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理解知识、创生意义,形成适应学生成长面向未来的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课程中,羽翼丰满。在学校课程的引领下,学校“乐翔”少年走出校园,关注自然、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在山河中行走、发现、分享,用双脚丈量天地,在看世界中看到自己,遇见自己成长最美的样子。
二、坚持“有养”课堂实践,让“学习力”衔接核心素养
(一)课堂内外探真知。
课堂之内学生乐于自由探索、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之外学生乐于诗词大会、计算小达人、关注今日热点、阅读分享会等课外活动,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生态系统。自实施以“立”“驱”“合”“言”“评”“用”六字为主线的“有养课堂”以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40%,自主学习时间增加了30%,学生在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沟通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上均有显著提升。
(二)跨学科与项目式的互嵌融通。
学校将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互嵌融通。在“果蔬园”市集开市时,学生融合多项学习技能,自主设计摊位、准备展品、研究定价、组建团队、研究策略,孩子们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尽显主人翁的幸福感。
(三)大单元视域下“学习任务群”实践。
学校对标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设计任务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确立一个大主题,然后围绕大主题,设计有关联的分任务,最终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围绕数学新课标中“综合与实践”的概念,注重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与联系,使学生在多学科的综合性探究过程中,不断积淀数学素养,实现数学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素养的“双增长”。
三、探寻“创新”作业设计,让“新作业”撬动教学相长
(一)减作业的“量”。
学校积极从源头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一是控制完成作业的时间;二是减少重复机械和成效不高的作业;三是减轻书包重量,推行周一到周四建议不背书包制度。
(二)提作业的“质”。
“双减”背景下,学校积极为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赋能。一是“基础+弹性”的作业布置方式,让作业更灵活;二是选编设计分层作业,让作业更自主;三是关注作业单元整体设计,让作业更全面。
(三)增作业的“效”。
一是整本书阅读创新语文作业。学校整本书阅读的作业是贯穿常态学习中,教师在设计作业中加强与学科课程内容的紧密联系,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目标;学生通过绘制阅读思维导图、汇报分享等方式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二是数学作业分层探究。学校将数学作业设计成“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三类,又将三类细化成九个梯度,形成“三类九梯”,让数学作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水平。三是英语作业竞赛激趣。学校每日晨起组织英语之星“全能记忆大师”PK赛,PK赛内容按听说读写分为四种形式进行。
(四)亮作业的“品”。
学校将墙壁、班级门口、各楼层空间、长廊等空间打造成主题场馆。对项目式学习作业,每个年级设不同主题,如:四年级以大国之鳌作为项目主题,精心设计二十四节气、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四大发明、中医、中国传统节日等子主题。各年级丰富多彩的项目式作业成果形成了学校长廊一道风景线。
学校在作业改革上取得了喜人的成效——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创新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立项成功,已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并实施研究。
四、优化“校本”研修渠道,让“好教师”拔节竞相绽放
(一)目标引领,“四研”激发内驱力。
1.依据课标,“卷入式”教研。学校常态集体研修以“课例+互动”的组织形式出发,每学期各教研组以小课题主题研讨的形式拟定研讨主题。
2.基于数据,“混合式”教研。学校借助人工智能智慧体育系统,该系统集合了人脸识别技术、运动姿态轨迹捕捉和分析技术,完成对学生的运动姿态采集和数据分析工作,真正做到了运动与评价的实时反馈。
3.着眼成长,“专题式”教研。学校积极组织跨学科、学科项目式、大单元、群文阅读等“专题式”的研修学习,以此促进校本研修的迭代升级,真正实现深度研修。
4.面向未来,“学术式”教研。学校以学科项目或管理项目为研究课题,以教学中“小问题”持续研究,以“好团队”抱团行动,以“新成果”提炼研修经验。
(二)多元研修,“四新”注入生长力。
1.三类六型,阶梯培养“新模式”。
通过搭建三类六型的分层设置,三类即“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经验教师”,下设六型即“合格型—能手型—成熟型—明星型--管理型—卓越型”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促使教师队伍、学科结构、梯次结构趋于合理。
2.师徒结对,青蓝传承“新方向”。
学校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采取投帖拜师行礼等形式,增强师徒结对的仪式感和责任感;师父每月示范课2节,徒弟每月研究课2节,师徒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策略研究和课堂实践获得教学收获。
3.多方联动,内挖外引“新资源”。
学校设立“专职教研员”对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学校“于麾名优校长工作坊”以“聚焦办学中的现实问题,撬动学校发展新的创生点,以课题促问题解决、促工作改进”为工作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专家引领、研培结合和定向指导三大途径,实现了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进阶。
4.定向培训,个性成长“新菜单”。
学校根据教师年龄及近年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个性定制培训内容,分别从教研、课堂、作业、专业困惑、课题研究5个方面出发,以“教研领导力研修营”“课程主题峰会”“高质量作业设计圆桌会”“突破壁垒专业成长中心”“课题研究集训营”的形式进行个性化培训。
(三)立足课堂,“四课”提升幸福力。
通过“新手亮相课、实践过关课、骨干精研课、名师示范课”进行“四课研磨”,既是实践亦是展示。同时,学校举办教研月、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论坛等活动,生成特色研修成果,充分收获教师职业成长的喜悦。
面向未来,雏鹰实验小学将继续践行教育家精神,扎实做好“学与教”的教学改革实践,让课堂生命与教育同心,让教育思考与智慧同行,让教育面向未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抵达高质量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