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校长风范 | 课堂改革引领成长,以体育人全面发展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8-31    】【打印本页】 【关闭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与践行教育家精神,推进“幸福教育”民生工程,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教育局开辟“教育家·校长风范”专栏。本专栏精选辽宁省领航校长、沈阳市教育专家的优质教育智慧,聚焦名优校长群体的办学实践典范,提炼特色鲜明的教育良方,探寻科学育人之道,展现我市教育领航人的风采。从理念深耕到实践创新,从传承精髓到展望未来,共话教育新蓝图,引领幸福教育内涵发展。优质文章将通过“沈阳教育发布”公众号逐期发布,供全市校长教师参考。

课堂改革引领成长

以体育人全面发展


一、课堂改革引领成长

(一)遵循“五个规律”,实现课堂结构变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学会学习”的能力是实现“有本领”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浑南区第九小学以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以生长规律、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发展规律、语言习得规律等灵动教育五个规律为基础,探索开展课堂结构改革。构建“一堂两段三清”全新课堂结构。

“一堂”即一节课时长为1个小时。“两段”分为学科课程和脑动力课程两段,两段时间依据学情做到科学配比。“三清”指当堂学、当堂练、当堂判。课堂上,“学练批”结构一体化,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完整学习闭环。

构建自主学、合作学、辅助学全新课堂流程。开课伊始呈现学习清单,学生进行5分钟“开口读”。之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层进入当堂练环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当堂批改,实现精准反馈与即时评价,最终实现学习精准帮扶,问题动态清零。

(二)聚焦“三个关键”,实现课堂效能“满格”

要实现课堂效能升级和学生学习力生长,找准课堂效能关键点是前提。浑南九小结合过去改革经验,将“开口读”“脑动力”和“回头做”作为“一堂两段三清”课堂的三个关键。

以“开口读”推动系统知识结构形成,以“脑动力”推动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以“回头做”回应能力习得规律。

(三)聚焦“三个价值”,让课堂学习真实发生

引领学生自主学、合作学。通过课前学习清单,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已知什么、有何困惑,还想了解什么”,为自主探究奠定基础。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明确目标、提出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加深理解,并进行自我评估、总结策略、改进方法。

引领教师深入研、主动改。教师带着“教什么,有用吗?怎么教,有趣吗?为什么这样教,有意义吗?”的问题进入课堂,从学生角度出发,提供服务、引领和支持。教师追求“目标精、过程活、效果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自课堂改革以来,学校定期组织专题培训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对改革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教师们通过总结经验、撰写教育叙事、跨学科交流,激发了专业成长的动力。

推动评价反馈当堂评、即时改。学校规范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聚焦时间分配、目标达成、题量设定、批改反馈、辅导跟进等五大评价点,明确了九个具体指向:开口读,列清单,借资源;课后题,练习册,脑动力;全批,全改,全辅导。同时还创建了课堂模式动态图和课堂评价手册,让课堂呈现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样态。

二、以体育人全面发展

(一)优化课堂时间结构,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运动时间

学校通过优化课堂时间结构,保障了学生的运动时长。将体育教育融入“一堂两段三清”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时长1小时,并整合传统课间时间为连续的大课间,有效利用这段时间。学校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并将课后服务延长至19:00,甚至在寒暑假期间提供每天8小时的托管服务。通过这些措施,学校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有3小时的运动时间。

浑南九小的假期托管服务以其专业的体育活动和高质量课程安排获得广泛认可。2024年暑期托管服务中,学校增加了体育运动时间,推出“夏季冰雪运动会”“陆地冰球”等趣味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托管服务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强调“无体育不教育”,旨在普及体育运动项目,传播体育精神。学校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将体教融合理念从校园推广到社会,吸引了全国24个省份47个城市共1959名学生报名参加。

(二)科学设计校园空间,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

在浑南九小,学校创造了一个充分尊重儿童天性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奔跑、尖叫、打闹,展现个性。学校提供了丰富的体育设施和超过二十种体育课程,如独轮车、吊环、轮滑、足球、篮球、旱地冰球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为了最大化利用校园空间,学校设计了多维度的教育功能区域,包括室内外的游戏化立体运动空间。室外设有梅花桩、绳索、轮胎阵、吊环、操场、沙池、巨型滑梯等设施;室内则设有荡桨池、滑雪机和奥运标准的攀岩墙等。

学校还为赛艇、滑雪、小轮车等项目配备了高水平竞技训练基地,提供国际标准的专业训练环境。这种多维立体的运动场景不仅拓展了传统体育教育的概念,还在“玩”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浑南九小倡导的“玩”不仅限于娱乐,而是通过把握“玩”与体力、智力、心力、能力之间的联系,实现体教融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在“玩”中发现价值,在“动”中获得发展,好奇心、探索欲和创造力得到激发,核心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丰富体育赛事和竞技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为了丰富体育赛事和竞技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浑南九小每年举办多种体育比赛,包括足球、攀岩、柔道、吊环等大赛。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大型体育活动,如“庆六一”独轮车骑行、“纪念一二·九”长跑,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国内外的赛艇、足球、攀岩、滑雪、橄榄球等赛事。近年来,学校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还在国家和省级赛事中获得十余项冠亚季军荣誉。

通过这些体育赛事和竞技活动,学生的运动体验得以丰富,身心健康发展得到促进。学校通过体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体育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浑南九小形成了一种以体育为导向的新生态,实现了学校主导、校内外协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促进的局面。

学校构建的以体育人课程体系,从五育融合的角度打通了体育与智力发展、心理健康、品德养成和人格塑造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了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育智。多年实践表明,学生的体质显著增强,肺活量优秀率达到70%以上,近视率低至15%左右,肥胖率控制在3%左右,有效解决了“小眼镜”“小胖墩”和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普遍掌握了独轮车、鬼步舞、攀岩、柔道等多种体育技能,并组建了多个高水平的校队和社团组织。

学校因此荣获了一系列荣誉,包括浑南九小被《2021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列为“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全国20所学校之一、沈阳市课程改革实验校、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辽宁省对外友好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示范学校、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沈阳市新优质均衡学校、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单位、2023年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度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并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24年5月29日,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区域研讨会在浑南九小成功举办。2024年6月25日和26日,《中国体育报》连续以头版连载报道《这所学校,打造了一个体育乐园》,介绍了学校在体教融合方面的创新路径。2024年6月29日至7月1日,辽宁省教育厅通过其公众号连续三天转载了央视关于浑南九小体育赋能教育的报道。

浑南九小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有效的课堂改革和以体育人为导向的教育实践,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学校所获得的社会认可和荣誉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浑南九小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以体育人的方式,为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为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健康教育生态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 |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教育集团总校长  侯明飞  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