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沈阳市21所中小学入选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来源:沈阳教育发布    日期:2024-04-02    】【打印本页】 【关闭

日前,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印发《关于认定公布2023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公布了2023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沈阳市共21所学校入选。



沈阳市南京一校长白岛一分校

 学校遵循“诚意育人,敬心治校”办学理念,积极开拓,大胆尝试,通过近30年的深耕笃行,逐步形成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双线并进,学校、家庭、社区三方互联,培根铸魂强化国防体育意识、深耕推进国防体育课堂质量、定向细化国防体育运动模式、打造国防体育特色校本课程四大举措的“国防+大体育”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国防体育有效实施。




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

 学校深耕国防教育课堂,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国家安全观念,讲解国家的军事力量、国防政策、国际形势等内容。同时,通过开展讲座、升旗仪式、参观革命英雄烈士陵园等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国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

 学校始建于1953年,是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诞生的,2003年,被沈阳军区政治部授予“东北八一学校”荣誉校名。学校始终坚持认真落实国防教育工作,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思想需要,开展不同层次、灵活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了传承红色八一精神,磨练学生坚毅品格的办学特色。




沈阳市第三十八中学

 学校自1985年开始与抚顺雷锋班共建,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治校育人。2003年学校被沈阳市文明委正式命名为“雷锋学校”,是沈阳市高中学校中唯一一所由政府命名的雷锋学校。学校坚持开展国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唱一次国歌,每周升一次国旗,每学期上一堂国防教育课,每学期开展一次国防知识竞赛或国防知识讲座,每学年开展一次军事技能展示活动,营造国防教育的浓厚氛围。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使全体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初步的军事技能。组织开展“爱我国防强国有我”演讲比赛、“小小特种兵之利剑出鞘”研学实践活动、祭扫烈士墓、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参观沈阳军区联勤部战史馆、拍摄校园剧《假如英雄回来过》等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理论认识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沈阳市沈河区文萃小学

 文萃小学对全校师生进行国防知识、国防意识的广泛宣传,依托思想品德、体育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国防能力和国防素养。目前,学校与驻沈部队建立了军地共建合作关系,打造红领巾爱国防演讲、红色经典吟诵、国防研学等品牌活动。






沈阳市实验学校

 沈阳市实验学校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思政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国防教育特色。开学初举行新生军训,引导学生崇尚军人作风。党委书记带头以“书记大讲堂”形式定期开展国防教育。以历史和思政学科教师为主组成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促进学生将对党和国家的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利用清明节、国家公祭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老英雄讲历史、国防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成效显著。





沈阳市皇姑区童晖小学

 童晖小学成立于2002年,始终坚持积极推进国防教育工作,形成以课堂渗透为阵地、以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国防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童晖优越的人文环境,结合本地红色教育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国防意识,持续推动国防教育的深入与普及。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

 宁山路小学教育集团聚焦国防教育,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军训、一日兵、国防教育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使国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让国防教育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形成热爱国防、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




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将国防教育浸润到校园各环节中。开展多学科融合,结合各学科特点融入国防教育内容;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国防科技讲座等形式,创新宣传国防教育内容;每学期初对新生进行国防教育;邀请抗美援朝老英雄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党史,让学生将国防情怀铭记心中。





沈阳市第十一中学

 学校自195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国防教育,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确保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本领。注重学科教学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有效提升学生国防知识和技能。





沈阳市铁西区启工三校教育集团七路分校

 学校坐落于原空军飞行员早期培训基地,传承厚重的国防基因,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并落实学校“2+2”国防教育方案。成立校园仪仗队和雷锋朗诵团,班班争当英雄中队、人人争做雷锋娃娃,打造国防课+主题教育+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的多维一体国防育人模式,形成人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沈阳市杏坛中学

 学校一直秉承“仁礼育才,和润共生”的教育理念,把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结合主题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与延安市延安中学多次联合开展思政活动,将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多学科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民族精神;通过每年定期举办的“国防教育会操表演”“国防教育书画展”“中国梦·我的梦”艺术展演等活动,多措并举,让国防教育深入人心,为培育兼具深厚爱国情怀和坚定国防意识的杰出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沈阳市苏家屯区民主街小学

 学校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在各学科课程中有机融入国防教育内容,经常性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教育拥军,主动关爱在校军人子女,与驻军单位保持良好共建关系,定期开展祭扫烈士墓、军事研学、军民联谊等共教共育活动,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师生勇担时代使命。




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将国防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注重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和自立、自强、自理能力。开展多学科融合,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校园广播等活动使国防教育常态化、多样化、有效化。学校已经连续14个年头组织5-8年级学生徒步往返10余公里到苏家屯区烈士陵园参加祭扫烈士墓活动。同时还与本地驻军部队签订了军校共建协议,定期开展军训、国防知识讲座、军事研学及拥军优属系列活动。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浑南区第八小学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贯穿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学校与驻地部队达成共建,经常性开展互动活动,提高小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直观感受和参与积极性。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推动国防教育与各学科深度融合,建立以“传承国防精神,追忆红色足迹”为主线的特色项目化评价机制,在校园内全面营造国防教育良好氛围。




沈阳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学校借助九年一贯制办学优势,打造低、中、高年级矩阵,强化“185”国防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知传承、有正气 、勇担当”的新时代卓越学子为育人目标,开展“唱”“感”“练”“舞”“品”“绘”“诵”“锻”八大国防课程。学校依托沈阳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虚拟体验系统,通过VR技术立体化呈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国防体验。




沈阳市于洪区于洪新城第一小学

 学校紧紧围绕“同享优教育,共做优自己”这一办学理念,提出了“少年军校—自强教育”的品牌创建,通过“净润少年爱”“韵养少年情”“动育少年趣”“武铸少年魂”“勤塑少年身”“智修少年心”六大课程板块为载体,打造“自·强”特色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防的重要性,为培养新时代国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沈阳市于洪区东北英才第一中学

 学校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充分整合周边的军事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军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以新生校史第一课、主题晨会、团校学习、思政课、黑板报、朗诵比赛、校友讲座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的红色信仰,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爱军热情。依托军校共建,定期邀请军官进校园宣讲,将新生军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做到国防教育工作与学校工作协调开展,增强国防意识,增强学生身心素质。




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第二小学

 学校积极发挥国防教育宣传主阵地作用,设置国防教育课程,了解国防军人的先进事迹,学习优秀精神品质,成立少年国旗班,建立国防中队,定期走进部队参观军事化管理,领略军人风范。“小学校,大学城”课程邀请沈航的教授到校授课,让学生走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参观学习,和大学生一起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推动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




法库县四家子乡蒙古族中心小学

 法库县四家子乡蒙古族中心小学是教育部与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命名的“八一爱民学校”,学校将对师生的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以红色课题研究为推手,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课程。依托校内外国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思政教育铸魂育人,做好环境育人,使红色国防文化在师生中入脑入心,多途径打造国防教育载体,使学校成为国防教育的红色宣传阵地。